對呀!對創造一切生命的造物者來說,還有什麼形狀比卵形更合適呢? 日出的景象同樣令人激動不已。 灼熱的太陽從「臉」下面的波浪中升起,「臉」底部的那一半隨之變成一彎淺淺的新月。 然後,太陽被「臉」的巨大黑影遮住了,整個天空黯淡了一分天的時間。 接著,太陽那明亮的藍白色光亮終於越過「臉」的頂部,第二次日出,「臉」的最上緣化為一彎明亮的新月。 阿夫塞使用望遠器的時候總是很謹慎。 他還清楚地記得當初在皇宮向薩理德請求用這個儀器觀測「上帝之臉」時遇到的麻煩。 只要德特—布裏恩在甲板上,阿夫塞就不會進行觀測。 他偶爾也聽到一些其他香客和船員對他的嘲弄和議論,他們不理解為什麼他如此著迷地擺弄這個黃銅管子。 但阿夫塞毫不介意。 他看到的景象太壯觀了。 從望遠器裏著出去,一切都變得那麼近。 似乎可以看到那搖擺的彩帶上的所有細節。 這些彩帶爬滿了「上帝之臉」的光亮部分,一條條彩帶並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互相融合,形成一些小旋渦。 神秘的上帝之眼仍然又黑又圓,毫無特征,和肉眼看到的一模一樣。 如果把望遠器的倍數增大,有時能看見「臉」上的大嘴,那個旋轉著的白色橢圓,看上去猶如一個旋渦。 奇妙啊。 「臉」上每一個圓形部分都那麼複雜精致,每一條色帶都那麼詭異莫名,變幻多端。 阿夫塞很快就相信,他觀測的不是一個固體表面。 不僅「上帝之臉」有著周相變化,它上面那些可見的具體物質也一天天發生位移。 它們的輪廓在流動,結構在飄移。 不,阿夫塞懷疑他看到的也許是由各種顏色的氣體組成的雲,也許是一些流體旋渦,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總之不應該是固體物質。 他再一次試圖把觀測的結果和從前的預想協調起來。 從前,他把「臉」想像成一只大蛋,但現在看來,它似乎是非固態的,是流體。 然而,精神難道不正是一種流動的、難以捕捉的東西嗎?靈魂難道不正是虛幻的、沒有實體的事物嗎?上帝本人難道不正是一個偉大的、非物質的精神存在嗎? 難道不是嗎? 戴西特爾號繼續向東航行,它那獨特的鳴響好像在向「上帝之臉」致意:五聲鼓,兩聲鐘,第一次聲音高一些,第二次低一些,然後一輪輪重複。 隨著輪船往前航行,「臉」升得越來越高。 最後,在它第一次脫離地平線的八天之後,這個每天盈虧一個周相的圓圈的中心到達了天頂。 「臉」占據了天空的四分之一,讓阿夫塞和其他所有人敬畏不已。 它是如此美妙、迷人、令人沉醉。 阿夫塞不由自主地凝望著它,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臉」上寬大的彩帶旋轉著,和他從前看見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 不,他想,這種旋轉的色彩他見過一次,在數千日之前。 當時,卡羅部族正經過阿傑圖勒爾省的密林深處向「大河」上遊漫遊。 他迷路了,采了一些蘑菇來吃。 這種蘑菇很奇怪,只長在樹幹向北的一側。 他還提醒過自己,昆特格利歐恐龍不能吃植物。 但他捕捉不到任何小動物,己經整整三個奇數天和兩個偶數天沒有進食。 他饑腸轆轆,幾乎能感到從自己喉嚨深處湧上來的胃酸。 他需要某種東西來消除胃部的疼痛,活下去,找到回家的路,或者讓別人找到他。 他見過小型甲殼動物吃蘑菇。 它們進食時和昆特格利歐恐龍不一樣,不是一口吞下食物,而是反複咀嚼。 阿夫塞想捉些小蜥蜴來吃,但令他羞愧的是,每次偷偷伏擊,這些小家夥都逃得遠遠的。 更氣人的是,它們並不逃得十分遠,剛好停在阿夫塞猛地一躍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外。 小時候經常做傻事。 阿夫塞和其他小孩子一樣,吃過草,吃過花,甚至因此生過一場大病,腹部絞痛了好多天。 但這是蘑菇,一種生長在大樹旁的奇異的棕色塊狀物。 它不是普通植物,也不是綠色的。 或許吃下去不會胃疼。 再說,想抓住蜥蜴幾乎沒什麼指望,如果不馬上吃點東西,他肯定會餓死。 最後,饑餓戰勝了一切。 阿夫塞蹲在樹下,一把揪下一只蘑菇。 它又冷又幹,破裂的邊緣部分鮮嫩松脆。 湊近鼻口嗅嗅,一股黴爛潮濕的味兒——更准確地說,應該是平淡無味。 但他終於還是把它放進嘴裏嚼起來。 感覺有點苦,但並不特別難吃。 他是獵手,不是甲殼背,他沒有臼齒,不能研磨植物。 好在他可以用舌頭使蘑菇在嘴裏打轉,努力用尖利的牙齒戳穿它,撕碎它。 也許,用這種辦法吃蘑菇比小時候吃青草更有利於消化。 剛開始時,一切都很正常。 蘑菇確實緩解了他的饑餓。 但緊接著,阿夫塞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眩暈。 他想站起來,卻發現自己無法保持平衡,走起路來搖搖晃晃。 他只好順勢躺倒,半邊身子著地。 地面泥土冰涼,身下的枯葉像毯子一樣柔軟。 熾烈的、白色的陽光從頭頂上的樹梢處射進來,灑下零落斑駁的光影。 很快,陽光開始舞動起來。 光束來回扭動,不斷纏結、合並、碎裂,不斷變幻色彩:藍、綠、紅、還有火一樣的橘紅色。 它們閃爍著、起伏不定,化為朦朦朧朧的彩虹,劇烈擺動著。 他感到自己飄起來了。 那些顏色全都是以前從未見過的。 明亮、清朗、充滿力量,像閃亮的思想,直沖進他的腦海,簡潔而清新,單純而透明。 他仿佛陷入一種譫妄狀態。 發著高燒,但卻沒有疼痛,沒有惡心。 他只覺得渾身舒泰寧靜,心中一片平和。 他忘記了時間和空間,忘記了自己身處密林,忘記了饑餓,也忘記了即將來臨的黑夜。 這色彩,這光亮、這圖案——只有它們才是至關重要的,是自己苦苦追尋的一切。 走出密林己經是後半夜了。 天又冷又黑,阿夫塞非常害怕。 他感到體力消耗殆盡,身體像淘空了一樣。 第二天早上,卡羅部族的獵隊終於找到了他。 他們給他披上一件皮制披風,大家輪流把他扛在肩上帶回村子。 他從未把吃蘑菇的事告訴其他人,也沒有向人說過他所經歷的奇異幻覺。 但他現在感到,只有那次發生在六千日前的意外可以和今天凝視旋轉、翻滾的「上帝之臉」所產生的催眠效果相媲美。 每一天,船上的祭司德特—布裏恩都要做禱告。 隨著太陽不斷升高,「臉」越來越暗,最後,變成一彎窄窄的新月,只有朝著太陽的一面被照亮。 將近正午時,沿弧形路線上升的太陽高掛空中,那一彎明亮的新月幾乎完全消失了,香客們開始吟誦聖歌。 和那張巨大的、深紫色的「臉」相比,太陽猶如一個小點。 它向「上帝之臉」龐大而彎曲的邊緣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然後,然後,然後…… 太陽消失了。 不見了。 消失在「上帝之臉」後面。 整個天空黯淡下來。 在白天的光亮中相形失色的衛星,這時發出了夜晚才有的炫目的星光。 布裏恩帶領香客們祈禱,唱聖歌,祈求太陽重新回來。 太陽消失以後,祈禱持續了一又四分之一個分天。 之後,那明亮的、藍白色的亮點才從「上帝之臉」的另一面露出,天空頓時又被照亮了。 阿夫塞每天都在觀察這幅美景。 隨著太陽滑向地平線,滑向黃昏,穩穩地高居天頂的「上帝之臉」會變得越來越亮,從離太陽最近的那一面開始逐漸變成滿月狀態,成為空中的一個圓球。 最後,太陽觸到「大河」浪尖,沉下水平線,「上帝之臉」在這個瞬間顯得明亮無比。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恐龍文明三部曲·遠望》
第22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