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被那道閃電所懾,下意識地抬頭去看,只見低空中竟有一架蚊式運輸機掠過頭頂,機艙內沒有一絲燈光,機翼上的螺旋漿也停住不動,整架機體猶如一個悄無聲息的「黑影」,在雲層下的狂風中倏然駛過,飛行高度低得不可能再低。 這簡直是一幕不可思議的情形,在如此惡劣的天候條件下,絕不可能有人膽敢駕機飛行;另外這架飛機從內到外,完全沒有任何燈光,連發動機也是停著的,黑壓壓的毫無聲息,似乎那機艙裏邊根本沒有活人。 只在這恰似電光石火的短短一瞬之間,都在慘白雪亮的閃電亮光中,隱約看到機身上有個黑蛇標記,雷電經空,也不過是眨眼的功夫,再想仔細辨認,周圍卻已再次陷入了一團漆黑,那架形同鬼魅幽靈般的機影,也就此消失在了無邊的黑暗之中。 眾人猝然所睹,都驚得合不攏口,過了半晌才回過神來,不約而同地使勁揉了揉雙眼,還以為先前是眼睛花了。 剛才掠過頭頂的那架「蚊式特種運輸機」,機身上繪有一條形態詭異的黑蛇,分明與目標照片上的機體完全一致。 若以常理想象,英國皇家空軍的「黑蛇號運輸機」,早在1948年前後就已失蹤在「野人山」了,隔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它怎麼可能至今還在山區的低空中盤旋? 附近大多是被叢林覆蓋的「低起伏山地」,按照那架飛機的飛行高度,幾乎已經是擦著山頭地皮在飛了,隨後必然撞在叢林中墜毀,可凝視了許久,前方依然滿是漆黑沉寂,並沒有飛機墜落所發出的爆炸火光和巨大聲響出現,它好像從來就不曾真正存在過,黑暗中只聞一聲震雷驚天,響徹了山野。 第三卷 第5話 STUPA 轟雷摯電,震驚山野,厚重的雲層中,忽然出現了一架幽靈般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從眾人頭頂掠過,然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深邃的黑暗當中。 曾多次有人在百幕大三角區域,目擊過「幽靈船」出沒的蹤影,也有被潛艇發射了幾十年的魚雷,至今仍在海面上遊弋徘徊。 可卻從未聽說過,天空中會出現失蹤二十多年的「幽靈飛機」。 眾人都在山脊上看得目瞪口呆,實難相信眼中所見,難道剛才從低空駛過的機體,真是英國空軍失蹤在野人山巨型裂穀中的那架運輸機嗎?它究竟是實體還是幽靈?或是透過雲霧電波中傳導出幾十年前的殘像,就如同虛幻的海市蜃樓? 玉飛燕心底茫然,又離了經驗老道的姜師爺,愈發覺得無助,忍不住問司馬灰:「你認為咱們剛才看見的會是什麼?」 司馬灰搖了搖頭:「你是打頭的,又是盜墓的晦子,活人的事你比我清楚,死人的事你也比我熟,連你都不知道,我又怎麼會知道。 」 玉飛燕對司馬灰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現在我也沒辦法解釋,但我看空中那架蚊式運輸機,似乎朝著對面山脊的方向去了,咱們只好跟過去看個究竟,然後再作道理。 」 此時雖然還不到日落時分,但在強烈熱帶風團的作用下,頭頂烏雲蔽野,天黑得如同鍋底,兩個人即使是臉對臉站著,都看不清對方面目,隨身攜帶的照明器材在這種環境下幾乎失去了作用,探險隊只有借著一道道劃破雲層的閃電,穿過茂密的叢林,追蹤著那架詭異機影消失的方向艱難前行。 肆虐呼嘯的颶風,席卷著野人山中的原始叢林,滾滾悶雷聲,預示著傾盆暴雨很快就要到來,在強烈熱帶風團的侵襲之下,大部分區域都是極其危險的,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 但根據英國空軍留下的記錄來看,位於野人山腹地的巨型裂穀,是一處較為罕見的旱山深裂地形。 如果用更直觀的描述,這個巨型裂穀,就是座深陷地下的洞窟,推測是因數百萬年前的水脈陷落而形成,深度可能在千米以上,山洞的走向與地平線垂直,洞口相對狹窄,越往深處越寬闊,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地質現象,它也不容易受到低處的洪水沖擊。 對探險隊來講,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只要能夠設法避開山體塌方,進入到裂穀內部反倒會使處境更為安全。 巨型裂穀的深處,一年到頭雲霧彌漫,沒人知道濃霧中到底有些什麼,更不知霧氣的根源所在,幾十年前,英國皇家空軍的蚊式運輸機在野人山墜落,恰好是失蹤在了茫茫霧中,當時也由於天氣變化的影響,雲霧位置較低,隱約可以看到裂穀深淵般的洞口,然而在多數時間,從裂穀深處湧出的大量迷霧,會覆蓋方圓數十裏的範圍,很難准確判斷出它的位置。 玉飛燕帶領的探險隊,最初是計劃通過最接近裂穀的「史迪威公路」,如此可以避開野人山外圍各種自然因素造成的阻礙,再從地下洞窟中尋找被迷霧覆蓋的入口,可中間出現了太多的變數,現在天候劇變,在莽莽樹海中,很難判斷確切方位,只好相機行事,去尋找那架鬼魅般消失在山脊後的神秘機影,這也是目前僅有的線索和生存希望了。 司馬灰和羅大海兩個人,當先在寸步難行的樹叢中開路,途中所見,盡是些保受風雨侵蝕,曆盡滄桑的殘牆斷壁。 一處處倒掉的塔基,隱藏在茂盛植物組成的深厚幃幕之下;橫倒的巨大人面雕像,從盤根錯節的樹根背後,投來令人心顫的目光。 越來越多的痕跡,都顯示出「野人山」在那些早已逝去古老歲月中,確實曾有一段塵封已久的輝煌歷史,那到底是個怎樣顯赫的文明?為什麼沒有任何相關的記載?又是誰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毀壞了一切可以揭開它真正面目的古跡? 在緬甸的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古人為了保守野人山裏埋藏的秘密,設下重重陷阱和障礙,任何妄圖窺探這個秘密的人,都將遭到至死也難以擺脫的邪惡詛咒。 」所以當地人才對野人山畏懼如鬼,從不敢接近半步。 司馬灰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個傳聞,當時不以為然,可如今身臨其境,才知「野人山」裏確實隱藏著太多的秘密,他雖然參加了好幾年緬共人民軍,但對緬寮等地的古代歷史卻並不是很清楚,他邊走邊問跟在身後的玉飛燕:「這山裏是不是有座古墓?」 玉飛燕說:「我從沒聽說野人山有什麼墓**,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這些國度,都曾受中國和古印度文化影響,曆代帝王貴族的陵寢也要講究個『城府深沉』,咱們這一路所見的種種跡象雖然古怪,但也不像有墓藏存在的樣子,這一點我肯定不會看走眼。 」 司馬灰說:「可這深山裏卻顯得比墓中城府更為神秘,看來咱們要尋找那架英國運輸機的事,遠比先前預期的還要困難許多,野人山巨型裂穀中多半存在著某些難以想象的東西。 」 玉飛燕也有同感,點頭道:「鬼神不能測其機,幽冥難以窮其幻……」說話間,狂風夾著無數黃豆大的雨點,從半空中撒落下來,打得人臉上生疼,跟本抬不起頭來,玉飛燕將叢林戰鬥帽上的風鏡放下,然後抬眼看了看高處,催促司馬灰等人道:「Stupa的前鋒已經到了,你們要是還想活命,就得再走快些。 」 司馬灰知道,在緬甸語中,「Stupa」就是「浮屠」的音譯。 據說這個詞來自緬甸西側的鄰邦印度,更確切的來講是古印度,在中國管這叫「梵文」,本意代指古塔,它也有方墳或圓墳的意思,因為印度的塔,都是埋葬佛骨和聖徒屍骸的墳塚。 所以「浮屠」一詞,除了代指「佛塔」之外,暗中還含有一層「埋葬」的隱意。 也不知道是誰,給這場來自印度洋,時速超過140英裏的熱帶風團,按了「Stupa」這麼個名目。 但是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凡是名稱代號與神佛沾邊的風暴,級別都不會太低,肯定會引發一定規模的災難,所過之處房倒屋塌,千年古樹連根拔起,如同是排山倒海的無邊佛力,令凡間眾生難以抵擋。 緬甸中南部,全是平原河流,屬於季風性熱帶雨林氣候,到了北邊,地形就開始變得崎嶇複雜,高山峽穀逐漸增多。 至於「野人山」地區,更是山深路遠,自古以來,始終處於絕對封閉的狀態。 所以熱帶風團從沿海登陸,穿過緬中平原上的大豁口,然後受到山地阻截,便會逐步減弱,若是規模小一些的風暴,都很難波及至「野人山」。 然而遇上真正猛烈如「Stupa」般的強熱帶風團,緬北「野人山」就會受到嚴峻考驗,這裏茂密滋生的植物,以及無數深淺不一的洞窟,都已使地層和山體變得異常脆弱,如果不盡快找到安穩的隱蔽所,這片被原始森林覆蓋著的崇山峻嶺,就當真成為埋葬探險隊的「墳墓」了。 司馬灰知道輕重,自是不敢耽擱,他和羅大舌頭兩人,頂著狂風暴雨,拼命劈開攔路的重重藤葛,奮力向著山脊的方向攀登。 司馬灰也料定那「野人山」裂穀深處肯定潛伏著巨大的危險,以前有多少探險家和軍方派遣的搜救分隊,全給折在了裏邊,英軍美軍都拿此地無可奈何,相比起他們「科幻」級別的先進裝備來,自己這夥死裏逃生的幸存者,又能在那撈著什麼便宜?但形勢逼人,明知多半是有去無回,也不得不橫下心來,壯著膽子硬往前走。 堪堪行到山脊處的「楞線」附近,眾人在漫天潑落的暴雨中,借著雷鳴電閃的光亮,見到腳下的山體猶如錐形拱起,而錐尖像是被人攔腰斬斷,露出了一條寬闊幽深的巨大裂穀,不規則的裂痕向南北兩側延伸至十餘裏開外,狹窄處寬度也不下數百米,就如同在崎嶇的地表上,張開了一個黑洞洞的大嘴,仿佛通往地獄的大門就在眼前。 山體內側裸露出的部分,都是黛青色的岩層,掛滿了藤類植物,顯得斑斕而又詭異。 一陣緊似一陣的風雨,使湧到地面上的濃霧徹底消散了,可野人山巨型裂穀的深處仍是茫茫雲霧,幽冥浩蕩,根本看不見底。 此前眾人都曾不止一次的想象過,那架「蚊式特種運輸機」失蹤的野人山巨型裂穀,究竟是怎生一副模樣,想來想去,無非是山地間的一處深裂地形,它即不可能有美國科羅拉多大峽穀的原始雄渾,也不可能有非洲十字裂穀的氣吞萬象,只不過是個「垂直走勢」極深的地底洞窟而已。 第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謎蹤之國》
第26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