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何夕重新睜開眼睛的時候剛才的一切都已消逝不見,他發現自己身在一間亮著燈光的屋子裏,腳下是真正堅實的大地。 何夕跺跺腳,享受著沉悶踏實的聲音。 不會有雪崩了,也不再有離奇的大災難,這很好他想。 這時房門突然悉悉索索的被推開了,一個小腦袋小心翼翼地鑽了進來,那是一個七八歲的長得胖乎乎的小男孩。 男孩見到有人先是一驚,但是立刻問道,你在我家廚房做什麼? 廚房?何夕一怔,他環視了一圈,這裏果然是個廚房,我路過這裏。 他來了興趣,那你到這裏又是做什麼?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笑,他指著肚子說,我餓了,想找東西吃。 我媽媽只要過了吃飯時間就不准我吃東西。 何夕心念一動,他這才發覺周圍的景物是那樣熟悉。 時光的流逝終止了,窗外小園子裏花草們的身影隨風搖曳。 告訴我,這是什麼地方。 他輕聲問道。 小男孩打開冰箱,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他的臉上立刻寫滿幸福。 檀木街,十號。 男孩咽了口唾沫,嘟噥著說。 後記 向來沒有寫後記的習慣,主要因為我一直以為作者想說的話應該通過作品裏反應出來,除此之外不必多言。 不過寫完《異域之六道眾生》(不知道編輯會不會用這個俗套而奇怪的名字)之後倒是有寫點東西的想法。 這篇小說可以看作發表於《科幻世界》1999年8期的《異域》的姊妹篇。 《異域》發表後我常覺得還有些話想說,因為自己比較喜歡《異域》表達的主題,而此次的作品應該說對這個主題有所深化。 這兩篇作品都是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帶來的後果,《異域》裏的異域是在時間上的,而《異域之六道眾生》裏的異域則是在空間上,能夠在時空兩個方面寫出自己心裏假想的異域,我個人是感到愉快的。 順帶在這裏和讀者諸君討論一下文中的科幻成分。 《異域之六道眾生》的幻想比較大膽,一眼看去有點神怪的味道。 不過我只想申明一點,就是我沒有打算寫怪力亂神的東西,因為我不願意給讀者講述我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幾條原則之一。 關於物質空間可否分層這個思想在我腦中存在已久。 當代科技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物質的連續與斷續。 相對論作為一種場論,所描述的世界是連續存在的。 而與它同樣偉大的量子力學卻認為世界是按照普朗克恒量斷續存在的。 而這也是兩者至今無法統一的根本分歧之一。 問題的關鍵在於兩者都是正確的,它們在各自適用的領域內都可以得到無數現象的證明。 像這樣富有挑戰意味的帶有某種終極特性的謎題永遠都能給人以激情和靈感,而我也一直認為正是因為宇宙間有這些偉大謎題的存在所以才有科幻的存在,而科幻的魅力也如同這些謎題的魅力一樣永恒。 順便以此文紀念三天後將要來臨的世界六十億人口日。 =已完結=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六道眾生》
第1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