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星的強光越過了人馬座三星後,又在冷寂而廣漠的外太空走了四年,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外圍。 在那不帶彗尾的彗星遊蕩的空間中,死星的能量同人類進行了第一次間接的接觸:距地球十多億公里的遠方,有一個人造的物體在向銀河系的星海孤獨地跋涉著,這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地球啟程的「旅行者」號星際探測器。 它像一把形狀奇怪的傘,傘面是對准地球的拋物面天線。 探測器上帶著一塊人類的名片,那是一塊畫有兩個裸體人的鉛合金板,還有一張唱片,上面錄有聯合國秘書長對外星文明的問候,還錄有地球大海的濤聲、小鳥的鳴叫和中國古曲「流水」等。 這個人類向銀河系派出的使者首先領略了宇宙的嚴酷,在它進入死星光海後,立刻變成了一堆熾熱的金屬。 傘狀天線因溫度從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突然升高而變形扭曲;檢測高能射線的蓋革計數儀因射線強度過大而呈飽和狀態,讀數反而為零;只有紫外光探測器和磁場儀正常地工作了兩秒鐘,在集成電路被高能射線摧毀之前,「旅行者」號上的計算機向地球發回了一串令它的制造者難以置信的觀測數據。 由於發射天線的損壞,設在內華達和澳大利亞的高靈敏度天線陣列,永遠也不會收到這串數據。 但這已無關緊要,人類很快可以親自測量他們無法相信的一切了。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太陽系的邊界——冥王星,在它那固態氮的藍色晶體大地上激起一片蒸氣;很快,強光又越過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它們的星環變得晶瑩透明;越過了土星和木星(這時,北京,那個小學畢業班的晚會剛剛開始),高能粒子的狂風在它們的液體表面掀起一陣磷光;死星的能量又以光速飛行了一個半小時,到達月球,哥白尼環形山和雨海平原發出一片刺目的白光。 死星的光芒也照亮了雨海平原上的一排人類腳印,那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四十年前留下的,當時不遠處的藍色行星上有上億人在電視中看著他們,在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是為他們而存在的。 又過了一秒鐘,在太空中行走了八年的死星光芒到達地球。 第2章 夜空驕陽 是中午了! 這是孩子們視力恢複後的第一個感覺,剛才的強光出現得太突然,仿佛有誰突然打開了宇宙中一盞大電燈的開關,使他們暫時失明了。 這時是二十點十八分,但孩子們確實站在正午的晴空之下!抬頭看看這萬裏碧空,他們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絕不是人們過去看到的那種藍天,這天空藍得驚人,藍得發黑,如同超還原的彩色膠卷記錄的色彩;而且這天空似乎純淨到極點,仿佛是過去那略帶灰白的天空被剝了一層皮,這天空的純藍像皮下的鮮肉一樣,似乎馬上就要流出血來。 城市被陽光照得一片雪亮,看看那個太陽,孩子們失聲驚叫起來。 那不是人類的太陽! 那個夜空中突然出現的太陽的強光,使孩子們無法正視。 他們從指縫中瞄了幾眼,發現那個太陽不是圓的,它沒有形狀。 事實上它的實體在地球上看去和星星一樣是一個光點,白色的強光從宇宙中的一個點迸發出來。 但由於它發出的光極強(視星等為-51‧23,幾乎是太陽的一倍),所以看上去並不小。 它發出的光芒經大氣的散射,好像是西天懸著的一個巨大而刺目的毒蜘蛛。 死星是突然出現的,亮度在幾秒鐘內達到最大。 東半球的人們首先看到它。 緊接著出現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慌,幾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和行動能力,整個世界呆住了。 在大西洋和歐洲與非洲的西海岸看到的天象最為壯觀,以下是大西洋上的一則目擊記錄: 日出時我們就發現了異常:太陽升出海面後,東方的海天連線處仍有亮光射上來,那是一片白光,呈放射狀從海平面下一個看不到的光源發出,仿佛東方的海面下有一盞巨燈照上來。 那亮光漸漸增強。 這景象是那麼怪異,船上所有的人都騷動不安,電台和收音機裏是一片幹擾聲。 隨著那第二曙光越來越亮,天邊的幾片雲形成的「朝霞」也發出刺眼的白光,好像是一大片白熾的燈絲……我們的恐懼也隨著那亮光增長,每個人都知道那光源總要升起來的,誰也不知道會看到什麼。 終於,在日出三小時之後,我們又目睹了第二次日出。 船長後來有一句形容那個新太陽的話十分貼切:好像宇宙中有一個巨人在電焊!當這兩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中時,看上去更可怕的倒是我們的那個舊太陽:由於它的亮度比新太陽弱了許多,對比之下看上去發暗,成了一個黑太陽!這噩夢般的景象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有人在甲板上發瘋亂跑,有人向海裏跳…… (選自《目擊死星》,艾伯特·G·哈裏斯著,倫敦,超新星紀元6年版) 操場上的孩子們還沒回過神來,空中就出現了閃電,這是由於死星的射線電離大氣造成的。 長長的紫色電弧在純藍的天空中出現,越來越密,雷聲震耳欲聾。 「快!回教室去!」鄭老師喊。 孩子們紛紛向教學樓跑去,每個人都捂著頭,陣陣雷聲在他們頭頂炸響,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分崩離析。 跑進教室後,孩子們瑟瑟發抖地在老師的周圍擠成一團。 死星的光芒從一側窗中透射進來,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方形;另一側窗則透進閃電的光,那藍紫色的電光在教室的這一半急驟地閃動。 空氣中開始充滿了靜電,人的衣服上的金屬小件,都劈劈啪啪地閃起了小火花;皮膚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使人覺得渾身發癢;周圍的物體都像長了刺似的紮手。 以下是死星出現後,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同在哥薩克共和國的拜克努爾航天中心,以及美國宙斯號航天飛機的通訊記錄,這是和平號空間站預定墜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組。 指令長:Д·А·沃爾采夫 飛行控制工程師:Б·Г·季諾維奇 機械工程師:Ю·Н·比耶科夫斯基 生態工程師:弗·列夫森 空間站醫生:尼基塔·科什諾連科 乘員:固體物理學博士約·拉米爾,天體物理學博士亞曆山大·安德列夫 電磁波通訊部分: 10∶20∶10(10時20分10秒)和平號:頓河呼叫拜克努爾!頓河呼叫拜克努爾!基地,聽見請回答,基地,聽見請回答…… (無回答,強幹擾噪聲) 10∶21∶30基地:這裏是拜克努爾基地!基地呼叫頓河,請回答…… (無回答,強幹擾噪聲) …… 以下為紅外激光通訊部分: 10∶23∶20和平號:基地,這裏是和平號!主系統幹擾太大,我們已啟用備用通訊系統,請回答! 10∶23∶25基地:我們聽到你們了,但信號不穩定。 10∶23∶28和平號:發射和接收單元定向困難,定向控制電路的集成塊在射線下失效,我們只好用光學手動定向。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驚悚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超新星紀元》
第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