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秘法,我不跟你講了。 你自己百度查查看能不能找到。 」 「師父,你昨晚上那一手是什麼手段,感覺好吊哇。 」我是認真的,昨晚回賓館太晚了,師父啥也沒說。 「我干這行這麼多年了,多少會一點厲害的手段嘛,我這麼跟你說吧,那個瑜伽士就算不來,我搞定老張也是分分鐘的事。 」師父弔兒郎當地說。 「那師父你這麼吊,怎麼還讓貓鬼神偷了天珠,還撓了脖子?」 師父聽完臉一紅,才說道:「我那是不跟畜生一般見識,我這種身份的高人,怎麼可能大半夜在賓館里跟貓幹起來?我就算打贏了也不光彩。 」 「師父說得有道理。 」我點頭應道。 師父沒再說更多,但從那時起,我覺得師父肯定不是一般人,如果那晚上瑜伽士沒有出現,說不定還真能窺一下師父的本事了。 按理說,師父在當時骨擦事件中表現那麼慫,不應該在短期內實力驟然提升,有了對抗貓鬼神的能力。 不過這都是主觀猜測,算不得數。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想明白,或許在骨擦事件中,師父早就看出拉姆和益西的關係了,故意引導帶骨擦去色拉寺,再遇到益西,再讓拉姆知曉當年事件的真相。 當然,這也是推測,師父自始至終沒有說過。 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些養貓鬼神的方法,覺得都很邪門,沒有深入研究,問過魏哥,魏哥也只是打個哈哈就過去了。 供養貓鬼神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沒有試驗過,列舉幾種:一是直接養貓,每日把貓當神供養,不過貓是活物,會到處跑動,這樣養很久之後,如果緣分到了,貓會自然通靈,幫人完成很多事,那時候貓鬼神就養成了,不過聽說這樣養出來的貓鬼神能力一般; 二是把貓殺死,取貓頭包在布中,同樣用供養神明的方式,每日供奉,如果哪天發現供養貓的食物減少,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物減少后,說明貓鬼神已經養成,這樣養出來的貓鬼神本事很大,不過因為貓生前的怨氣,容易反噬; 還有一種折中的方法,就是找來新死的貓屍體,要確保貓的死跟你沒有關係,把貓的屍體包裹在布中,每日供養,直到供養食物減少,貓鬼神方才養成,這樣養成的貓鬼神,本事不小,一般不會反噬。 不過要注意,一旦供養貓鬼神,一日三餐必須要先給它吃,然後才能自己吃,要不然,會遭到貓鬼神反噬,生起氣來有可能直接殺死供養者。 我想起瑜伽士說的那句:術本無正邪,人卻分善惡。 再後來,聽魏哥說,老張做了行腳僧人,腳步布滿青海,宣揚佛法,教人向善,平日里還變些小戲法哄哄孩童。 但我知道,那不是戲法。 第二十五章 蘭州尋寶 從西寧出發,兩個多小時就到達蘭州。 本來我也不餓,但是師父卻非要在蘭州休息,在天水路找了家賓館住下。 終於,我忍不住問師父:「師父,你也認識曲珍吧,告訴我,曲珍在哪裡,為什麼我身邊遇到的每個人都知道『答案』的事,都認識曲珍,卻什麼都不跟我說?」 師父敲了我腦袋一下,說道:「跟我這麼久了,一點長進都沒有,以後不要再問我這事了,你長點心吧。 」 我很鬱悶,這老小子分明知道,甚至我感覺他跟曲珍關係匪淺,只是不告訴我。 中午時候,師父給人打了個電話,然後跟我就在賓館坐等起來。 過了大概二十幾分鐘,賓館外有人敲門。 我一看師父,師父示意我開門。 我心想,這大中午的,一般不都是晚上才有敲門的嘛,想到師父打過電話,我會意一笑。 打開門,門口站個男的,我回頭看看師父,壞笑著說:「師父我先出去轉轉,不打擾你們。 」 師父過來敲了我腦袋一下,介紹說道:「這是小生,我朋友。 」又指了指我說道:「這是小帥,現在跟著我賣古玩。 」 小生禮貌地伸出手,我也馬上伸手和他握手,然後三人一同去吃飯。 來到蘭州,必須要吃牛肉麵。 小生領著我和師父來到一家叫「國強牛肉麵」的小店,別看店小,裡面人可真多。 小生先問師父吃什麼,師父很專業地說要二細加肉加蛋,小生又問我,我也跟著師父點了一樣的。 小生在收銀台交錢要了三份二細加肉加蛋,收銀台則給小生三個號碼,67、68、69。 接著我們就在店外等,裡面沒有位置,現在叫號才叫到三十幾。 看別人吃得香,我格外餓,等了差不多四十分鐘,才聽裡面叫到我們的號,這才在店裡找到位置開吃。 不得不說,蘭州的牛肉麵確實是一絕,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一點不差,跟美食節目上介紹的一模一樣,倒上加的一碟子肉,剝開雞蛋,拌勻了吃,面很筋道,加上蒜苗香菜的清香,吃幾口面,喝兩口湯,雖是冬天,還是吃得我滿頭汗,湯是一點沒剩,著實是回味無窮。 聽師父說,小生是蘭大附醫的外科醫生,跟我正好一個專業,不過我多年不在臨床,小生說那些醫學術語我基本上都忘完了。 吃過午飯,小生帶我們去了甘肅省博物館,因為本身做的就是古玩行當,我受師父影響,每到一處,只要時間充裕必去當地博物館(在西寧也去了,只是沒什麼故事,故不贅述)。 甘肅博物館規模不小,比西藏博物館大一些,仰韶文化的陶器工藝繁複,齊家文化的高古玉器歷經四千多年依然保存完整,敦煌石窟的佛像壁畫讓人目不暇接…… 當然,最有名氣的甘肅省博鎮館之寶——銅奔馬,這件鼎鼎大名的國寶,周圍聚滿了人,銅奔馬1969年出土於甘肅武威,為東漢青銅器,藝術價值極高。 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小學課文里也把這件文物寫進教材,當年的名字是「馬踏飛燕」,不過後來經學者考證,這銅奔馬腳下踩的並非燕子,而是龍雀,更名為「馬超龍雀」,不過相比之下,這個名字要low得多,甘肅省博標註的是「銅奔馬東漢」。 在銅奔馬外面等了幾分鐘,內圈的人拍完照片這才離開,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件國寶,我是第一次見到實物,沒有我想象中那麼高大,高三十幾公分,保存在一個密封的透明罩內,各個角度觀察拍照后,我聽到師父「咦」了一聲,問他怎麼了,他也沒回答。 等出了博物館,師父才壓低聲音跟我說:「小帥,我看那個銅奔馬有點問題。 」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十年幾度鬼銜冤》
第22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