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人是十二點十分左右就寢的。 湊川是十點回家的。 那時克勞還很健康; 家裡人睡下的十二點十分以前,克勞沒有叫。 之後,一直到早上,誰也沒有聽到克勞的叫聲。 湊川家有位老父親。 當夜,老父一直到早上五點還沒睡。 這倒不是有不眠症。 他傍晚早早地睡一個來小時,然後一直到早上五點不睡。 這是他每天的習慣。 這位老人也沒有聽到克勞的叫聲。 五點過後,他睡了。 凄川來到院子里,是七點。 全家人睡著的時間,只有從五點到七點的兩個小時。 如果作案是在這兩個小時之間進行的,或許克勞就是叫一兩聲,誰也注意不到也說不定。 等待著解剖結果。 下午,結果出來了。 從屍體的僵硬度、胃裡的食物及其他判斷,死亡時間在深夜十二點前後。 前後有約一個小時的誤差。 包括誤差時間在內,守門犬是在十一點到一點這兩個小時之間被殺的。 兇器是鐵鎚狀的東西。 頭蓋骨陷下了直徑約兩厘米的一個圓點。 「是從十一點到一點嗎……」 平賀聽了解剖報告,自言自語道。 家裡人是在十二點十分左右睡下的。 但是,老人一直待到早上五點鐘。 實驗已經證實,老人的耳朵並不太聾,但他沒聽見克勞的叫聲。 深夜的狗叫聲是很響亮的。 只要是叫,準會有人聽到。 不光是老人,鄰居也沒任何人聽見叫過。 ——克勞一聲沒吭地死了。 平賀把迷惘的視線停在了空間。 徹底的搜查正在進行。 重點放在了探聽線索上。 了解從十一點前後到一點左右,有沒有在湊川家附近一帶看到過可疑的人。 結果,沒人看到。 但是,兩件事實很清楚。 一是犯人用直徑兩厘米的鐵鎚做的兇器,二是穿著二十二厘米的運動鞋。 鐵鎚與前三次殺狗事件中所使用的兇器大體一致,就是木工使用的普通手錘。 問題在運動鞋上。 二十二厘米這一尺寸引人懷疑。 大人的話,二十二厘米太小。 按標準尺寸來講,二十二厘米是高年級小學生穿的。 最近的小孩子腳都大,小學生穿二十三四厘米的鞋並不稀奇。 犯人是小孩嗎? 但是,這一疑問,以絕不會有的判斷被打消了。 小學生或中學生不會深夜拿著鎚子在街上亂轉。 一旦被警察看見,馬上會被送去教養。 即便巧妙地隱避行動,其出沒範圍也只限於自己家附近的街內吧。 可是作案地點最初在世田谷區,接著是練馬區,第三次是新宿區,第四次竟還到了這杉並區。 這絕不是中、小學生的行動範圍。 小孩的論點否定之後,接著冒出來的是懷疑女人的論點。 假設不是小孩子作案的話,能夠考慮的就是女人。 儘管作為女人腳也太小,但可能性是有的。 認為也許是女人的根據,在其腳印。 從留在湊家的圍牆內側的腳印,已經推算出了犯人的體重。 因為可以由土的陷下深度測出。 腳印是從牆上跳下時留下的,重量測定結果為四十五公斤左右。 如果假想一個腳穿二十二厘米的鞋子、體重四十五公斤的犯人的話,那除去小孩,只有歸結到女人身上。 而且是二十來歲的年輕女人。 中、老年婦女穿運動鞋太顯眼。 當然,也不是沒有腳長二十二厘米、體重四十五公斤的男人。 但是並不多,屬稀少部類。 女人的話,倒不被認為是多麼畸形。 儘管為數不多,但也並不算稀奇。 ——是二十來歲的女人嗎? 在搜查會議席上,平賀自言自語道。 他感到了一種異常的東西。 他眼前出現了—個懷揣鐵鎚,在深夜的街道上徘徊的年輕女人的身影。 從女人穿著運動鞋的情況判斷,大概是牛仔褲打扮。 湊川家的圍牆約有兩米高。 女人身子輕,接近圍牆、嗖地—跳,便躍上牆頭。 她跳進院內,不管守門犬看與沒看,一定察覺到了動靜。 但是,守門犬連一聲都不吭地靠近那女人。 女人一鐵鎚把狗打死。 真可說是陰氣逼人的光景。 每個搜查員都想象到了這一點。 -- 第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風流狂女的復仇》
第11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