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死者被渾身赤裸的綁在旗杆上活活凍死,風雪讓那具曾經滾燙的胴體變成一具雕塑,逼真卻毫無生機。 當方木看到那具屍體的時候,第一個感覺竟然是:太美了。 第四個死者被牆上落下的冰凌插死。 那需要多麼精確的計算和判斷。 這些死者,一個比一個死得詭異,一個比一個死得——有創意。 他,開始在殺人中找到樂趣。 藝術化的殺人。 那麼,這個遊戲就不會完結。 方木開始有意識的尋找一些犯罪學和犯罪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看。 那天的晚歸,就是由於在圖書館里逗留的時間太長。 方木很難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這似乎不能僅僅用好奇心來形容。 復仇?似乎也沒有必要。 除了對周軍還略有好感外,其他的死者對於方木而言,都只是一些曾經存在的生命而已。 既然解釋不通,那為什麼一定要解釋呢? 圖書館的肇老師對方木很不錯,每次方木來借書都大開綠燈,有一些規定不得帶出圖書館的書,也允許方木帶走,不過次日一定要還。 這天下午方木來還書的時候,肇老師正忙著整理圖書,地上堆滿了書和凌亂的借書卡。 方木辦完了還書手續后,看到肇老師累得滿臉是汗,就主動提出來幫忙,肇老師很樂意地答應了。 工作量很大,但是很簡單,就是換借書卡。 師大圖書館的借書規則是:讀者選好要借的書後,把插在封底的借書卡拿出來,在指定的位置填好自己的姓名和院系、學生證號碼。 然後把借書卡交給管理員,就可以把書拿走了。 還書的時候,管理員做好登記后,再把借書卡插回書里。 如果一本書被借閱的次數很多的話,借書卡很快就被寫滿了,因此需要定時更換。 方木的任務就是翻開兩個書架上的每一本書,如果借書卡被寫滿了,或者只剩下一兩個空格的話,就把借書卡換成一張空白的。 方木一邊忙碌著,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肇老師閑扯。 大約一個小時后,一個書架的書整理完了。 方木直直腰,走向下一個書架。 這個書架上的書主要是英文原版書,來借的人不多,方木很快就整理了大半架。 這時候,正在處理借書卡的肇老師看看錶,「呦,快四點了,方木你先回去吧,馬上開飯了。 」 方木看看剩下的小半架書,「沒關係,沒整理的不多了,很快能做完。 」 肇老師笑笑:「也行,一會我請你去教工食堂吃飯。 」 方木也笑笑說:「好。 」伸手從書架上拿下一本書。 這本書看起來有點眼熟,借書卡還餘下5、6個空格,不用換,方木就把書合上,準備插回書架,就在他合上書的一剎那,一個名字隱隱約約的從眼前一閃而過,方木忙又把書打開。 借書卡姓名一欄里的一串名字中,赫然寫著劉偉麗。 方木下意識地把借書卡翻過來,心臟開始狂跳。 他在另一面的借書人姓名中,看到了周軍和賈飛飛。 他把書合上。 這是一本英文原版書,書名叫《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InternationalEconomicPolicy》。 方木看看正在低頭忙碌的肇老師,從書包里拿出筆記本,開始逐行抄寫借書卡上的每一項內容。 抄完后,方木飛快地整理著餘下的書,然後拿起那本英文書走向門口。 「肇老師,我想借這本書。 」 肇老師抬起頭:「可以。 怎麼,你要走?我請你吃飯吧。 」 「不用了。 」方木飛快的填好借書卡,在肇老師詫異的目光中離開了圖書館。 走在校園裡喧鬧的人群中,方木的腦子竟有一段時間一片空白。 他走到一張長椅前坐下,整理著自己的思緒。 三個死者的名字都出現在這張借書卡上,而這本書現在就躺在自己的書包里。 這是巧合么? 如果不是,那麼這意味著什麼? 身邊走過一群群敲打著飯盆,大聲談笑的男女。 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人那麼關心吃飯。 如果那個遊戲真的沒有完結,那麼是不是這張借書卡上的每一個人都要死? 方木開始渾身發抖。 那張借書卡上也有他的名字。 良久,方木艱難的站起身來,書包顯得那麼的沉,他緊緊地按住那本書,彷彿它會突然撲出來,一口咬住方木的咽喉。 他需要找人談一談,尤其是那張借書卡上的人。 方木、吳涵、祝老四圍坐在寢室里的書桌前,桌子上放著那本書和記載著借書卡內容的筆記本。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第七個讀者》
第14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