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櫥里有威士忌酒瓶。 一瓶是津山等喝空了。 第二瓶里還剩一半威士忌。 霧還沒有散,為了暖和一下身子,他往杯子里倒進威士忌喝了,然後背靠著壁板坐下,將獵槍放在膝上默默地用破布擦拭槍身。 「怎麼樣,幸平,簡直成了喪家之犬。 北方的盡頭有人類生存,霧中照樣有獵物出沒。 是大炮改變了本性。 炮戰中,彈坑中留下了自己的靈魂。 」 真是位怪人,眼下還想到老頭子的話。 好似地霧中閃現出「樺太第一」名震天下的同貫幸太郎的容顏。 那是一張鬍子好象分叉樹般的面容,是一張帶有野性的臉。 同貫幸平的父親幸太郎。 戰爭中是國策公聞樺太開發總公司的炮手。 公司所在地的宗谷海峽經常被敵人的潛水艇封鎖,而樺太雖是一座孤島但顯得並不怎麼艱難。 在島內建立了生產軍用物質和居民生活物質的自給自足體制,它是於昭和十六年設立的傳奇式公司。 總公司在首都的豐原。 那裡的煤礦、糧食供給、椬樹和農產品等部門都很活躍。 隨後又建立了樺太造船業、樺太水泥業和樺太鹽業等,填補了它以前的空白。 當然這些城市型產業正變成牧歌里所描繪的那樣,不斷地使樺太的本來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最大的改變就是皮毛部門以及畜牧部門。 經營的二千町步(町:約合99.2公畝)的農場,使狐、水貂毛皮,奶牛、馴鹿不斷增殖。 設立海驢、海豹和海狗等的樺太海獸產業的同時,同貫幸平的父親幸太郎被選拔上,並擔任狩獵海狗隊的隊長。 以前,他是北方的獵師。 戰爭經濟時被國策公司接收,是一位野性十足的男人。 他每次獵來的海狗毛皮、熟皮供給內地飛行人員作航空服,肉作為生產油脂、骨粉、肥皂的原料,被迅速送往內地。 同貫幸平對槍有特殊的好感,他之所以能成了標的海域職業射手,是與受父親的影響分不開的。 十二歲時,父親就訓練他怎樣使用獵槍,十五歲就成了第一流的射手,不久在徵兵體檢達到甲種標準,然而他沒有去服兵役,從學校出來馬上就隨父親從事獵取海驢和海狗行業。 不斷地將毛皮供給空軍部門,這比一位士兵起的作用更大。 霧又上來了。 同貫又想到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在雪暴狂風的季節,他邊用心地瞄準獵物,邊聆聽父母的教誨,因此每次狩獵都滿載而歸。 「幸平,要習慣半夜判斷,當然狩獵非常艱苦,但仍可以成功。 要想一槍殺死必須瞄準其眼珠。 在二百米距離以內能射中眼珠,便稱得上是眾人之上的獵師。 」 樺太的冬天十分寒冷。 無論是在雪暴中還是在濃霧裡,幸平隨父親終日射趕獵物。 這段時期,敵人的潛水艇也開始從多來加灣、亞庭灣和海豹海到標的海域中橫衝直闖。 這樣一來,捕獲的海狗和海驢、海豹毛皮就不能交給自己的部隊,而流到民間。 當時最大的收購商會就是真崗的津山商會,在真崗灣山中部繁華的榮町三丁目大街上,是擁有大商店的富商。 前身是毛皮商的幸太郎在年輕時是捕獵狼的獵師。 所以他也將毛皮拿到這裡來出售,等於說是師徒倆和伙罷了。 「啊,請放下吧。 偷偷地把這些毛皮轉給軍隊,又是同貫君,太感謝了。 啊,今天可以慢慢來嗎?」 剛從口袋裡拿出毛皮,年輕的主人面帶溫和的微笑迎上來,並拿酒款待人稱酒豪的幸平。 當日悻平只有二十歲。 由於統制管理,酒是很缺的。 津山雄三郎不僅溫厚老實,而且商務上也十分精通。 逐漸從經營鐘錶、寶石和皮毛到各類生活物質,看見那時的津山商會,就可對樺太的特點一目了然。 宗谷海峽與北海道相鄰,對樺太的經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冬天一到,連正地上的交通也被切斷,越冬準備是從夏天到初秋的一項重要工作。 所以商店都不是單一經營某種產品。 在發達的港灣城市,都有泥漿工廠,煤礦和林業等,批發商時常貯藏足夠吃一年的大米,並大量貯藏了其它食物、生活物質、被服、白糖和酒類等。 這樣的商店真可謂是商店。 津山商會很繁榮。 當時,同貫幸平生活在真崗,因為靠近埠頭附近有樺墳海獸興產原皮工廠,住家在豐原,父親和母親在那裡居住,但二個在真崗上班的姐姐與同貫一起住真崗。 幸平一家在戰爭中分割為兩處。 與蘇聯接界的國境地帶,到了八月,島上的居民就會感到不安。 儘管締結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 十七年(一九四二年)的春天,政府在樺太也象內地那樣設立了防空監視隊。 十八年夏定為軍事區,建立了三十九個監視哨。 隊員全是女性。 大姐香代子在真崗工廠,工廠的工作是手拿望遠鏡擔任後山監視隊員。 第二個姐姐在真崗郵政局工作,是電話接線員。 樺太的冬天十分嚴酷但又很壯麗。 白樺樹梢上終日飄動著吹來的雪花。 從十一月開始,整個島就一片潔白。 彷彿進入一個幻想世界。 到了夏天,冰雪溶化就顯得更美。 八月九日的早晨,蘇聯突然宣布對日宣戰,在美麗富繞的領土上響起了來自坦克的履帶聲,樺太曾經是與戰爭無緣的和平地方。 此時,每個人都感到了危機。 嗡……蘇聯的飛機掠過上空。 到了昭和十九年,機構防空洞逐漸多起來,人們擔心總有一天戰爭會爆發。 進入昭和二十年時,在日本領土上進行著最後的決戰,父親幸太郎將母親一人留在豐原,獨自出家參加了海豹島武裝船隊。 海豹島武裝船隊不是軍隊,頭目是在去來加灣及標的海域捕魚的島谷榮二郎。 昭和二十年春,為了防範美國潛艇對捕魚的威脅,他們將機槍和地雷裝在四五十噸的漁船上,向海軍騰的部門申請擔任海上警戒並得到了批准,隨後組成民間義勇軍。 父親幸太郎是一位血氣方剛的漢子,率先參加了船隊。 他不讓幸平參加,叫他照顧母親和兩個姐姐。 當時,幸太郎他們已製作了十多艘武裝船。 在海豹島幾次用水雷同美國潛水艇作戰,也曾被自已的海軍隊從險境中救出。 終於在同蘇聯艦隊的戰鬥中葬身大海,人稱樺太第一獵師的幸太郎一去不復返。 在同貫和二個姐姐居住的真崗,悲慘結局接踵而來。 真崗有二萬四千人,是禪太地區第三大的城市。 港內、埠頭後面有繁榮的倉庫和水產加工廠等,商店街生意興隆。 公共機關建在靠山的地方,有點象北邊秀麗的殖民地港灣商業區的樣子。 此街受到蘇聯軍隊炮艦轟擊、飛機空襲和陸軍上岸的蹂躪是在昭和二十年八月二十日的早晨。 其實當時巳是戰後了。 十五日,國民聽到天皇的講話,戰爭結束了,駐紮的日本軍也放棄戰爭。 過了五天,蘇聯軍隊突然開火,放火燒了街上的商店,殘殺抱頭亂竄的市民,真崗人的血流成了河。 同貫永遠忘不了那天早晨發生的事,由於軍隊和國策公司潰散,便將剩下的毛皮交到津山商會。 那天早晨他起得特別的早,走進埠頭附近的事務室,扛起毛皮直奔裡面…… 「喂,不好啦。 終於來啦!」 真崗灣作業公司的辦事員大聲呼喊著跑過來:「看那裡,是敵人的軍艦,敵人艦隊過來了!」 真不敢不相信。 同貫扔掉處理過的皮毛,跑出事務所。 這正是拂曉,真崗被大霧覆蓋。 霧中,隱隱約約看到的埠頭倉庫上的白鐵皮屋頂濕淋淋的,霧氣不時飄來。 出岸壁一看。 正面的海上三艘大型軍艦停泊在霧中。 再趁著霧團飄過來的剎那間,稍遠的海面上還有象大型軍艦的七艘船。 終於來了。 同貫內心發出感慨。 日本輸掉了這場戰爭,所以蘇聯軍隊也在真崗登陸,也許是想長期佔領吧。 首先只想到這些,因為日本是無條件投降的,如果不抵抗就讓出真岡,蘇軍不應該再使用武力。 但是,據觀測,蘇聯軍艦開始朝港內進發,當先頭的三艘軍艦抵達防浪堤的時候,擔任護衛軍艦上的炮聲突然大震,二、三顆炮彈從同貫頭上呼嘯而過,好象打到了後面的市中心街上,有二、三個地方亮起巨大的火球。 「呀!長君,」同貫縮著頭,「那是顆真的炮彈,射進來了。 」 「不是空炮?」 第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血拚》
第33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