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一方身穿T恤衫,大概是紐約警察局的刑警,另一方穿的是淺色西裝,上衣服脫下來放在一邊。 襯衣袖子高高挽起。 雙方在僵持著。 肩臂上的肌肉綳了起來。 「那是蘇聯刑警米哈依洛夫。 」 丹尼斯介紹道。 兩個人相持不下的局面把大家都吸引過去,周圍形成了人牆,把十津川的視線完全擋住了。 「白井到哪兒去了?」 十津川環顧著四周。 第4章 龜井從別的車廂回來,笑著對十津川說: 「白井真是了不起啊。 」 「怎麼了?」 「憑藉他那嫻熟的法語,正和巴黎警察局年輕的女警官聊得熱乎著呢。 」 「白井是單身吧?」 「啊,是的。 所以,要是對方也是單身的話,倒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呢。 」 「我看你很是艷羨吶。 」 十津川笑道。 龜井說: 「的確如此呀!我20多歲時出國時,根本沒有機會和外國女孩兒談天兒。 」 「那倒是事實呀。 」 十津川點頭同意。 個中緣故既有來自龜井所處社會、時代、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他自身性格的原因。 十津川是戰後出生的.面對外國人的時候雖然不至於有什麼自卑感,但和他們相處時總是有所戒備。 這樣在潛意識中還是有處於下風的心態。 剛從這萬面說,就得羨慕如今的年輕人,他們交往時是輕鬆自如、無憂無慮的。 即便如此,東西文化傳統的差異,有時也會造成互相交往時心裡產生一種不安的情緒。 由此產生的誤解往往是有害的。 從車窗向外望去,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平坦田野。 偶爾有綠色的牧場點綴其間。 十津川覺著景色有些單調。 車站附近有些排房,汽車在旁邊整齊地排列著,也看得見一些人在活動。 而一離開車站就只是遼闊的田野和灌木林,很難再見到人影。 他看見遼闊的原野中孤零零地停著一輛拖拉機,然而直到它從視野中消失,也沒有見到開動的跡象。 「可真開闊呀!」 龜井感慨道。 「看到這樣的景色就可以推測法國是個農業發達的國家了吧。 」 「乾杯!」 突然不知是誰用英語插進來,十津川和龜井只得舉起了盛香檳的酒杯。 抬頭一看,才知原來是方才和蘇聯刑警掰腕子的紐約警察局的刑警。 與此同時,他還把酒杯塞到蘇格蘭場丹尼斯的手裡,然後依次斟滿。 「各位,為了友誼乾杯吧!」 紐約刑警朗聲道。 丹尼斯和十津川苦笑著跟著他舉起了酒杯。 美國的一位新聞記者豎起一個手指頭要求再來一次,然後閃光拍照。 這位記者年約二十二三歲,他本人也手拿香檳酒杯,一邊喝著一邊漫不經心地說: 「這列特別快車上坐得可都是刑警,要是在車上發生兇殺案可真夠刺激的。 」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開往巴黎的殺人列車》
第5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