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二班的生物課是在上午的第二節課。 9點30分,兩個男生說笑著,同往常一樣,合力將沉重的門打開,大踏步地跨了進去。 瞬間,他倆發現在教室的一隅放置的人體骨路模型旁吊著一個人的身影。 「是誰在惡作劇!」兩個不約而同地都這麼想到。 雖然這樣的光景多少讓人有些意外,可他們並沒有感到恐怖,嘴裡還嬉笑地嚷著:「那,那是什麼呀!?」 真正感到恐怖的是第三個走進教室的學生。 他驚恐地叫道:「有人上吊!」 「是Gamepass。 」接著又有人叫道。 「GamePass」是歷史教師池田謙二的綽號。 三次署一接到報案,立即出動了刑事科的全部警員。 野上已禁不住全身打戰,學校方面最初就以「自殺」的判斷通報警察署的。 (怎麼可能是自殺呢?) 在警車裡,野上祈禱著。 如果池田的死是自殺的話,野上自己的處境就很不利了。 自殺的動機起碼可以被認為是,由於野上的嚴厲追究引起的。 如果池田本人與兩件殺人案有關係的話,野上就更說不清了,他無疑將成為整個輿論關注的對象。 而且池田的死肯定會給前面的兩樁命案的調查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野上更加確定池田的死不是自殺。 (池田一定是被除掉的!) 野上後悔為什麼不能預測這樣的事發生呢? 美也子被殺了,富永也被除掉。 對兇犯這種殘忍冷酷的做法,應該有所預測啊,然而事實上對池田的安全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詢問池田后的兩天來,自己也沒有任何作為。 雖說在搜集新的材料,但是疏忽了保護措施。 如果自己能果斷地提出對池田進行正式調查的話,肯定能問出些什麼有利於破案的線索。 為什麼自己沒有這樣做?真是太愚蠢了。 發現有人上吊后,全校的教師和學生都趕到現常五六位強壯的男教師上去解下上吊的繩子把屍體放下來,隨後又有許多圍觀的人走來走去,現場一片狼藉,保護措施做得很差。 「他媽的,怎麼搞的……」 野上蹲下,將繩子拿起來仔細地看著。 這是一根很普通的捆包用繩,實際上也確實捆過東西,能看到繩邊有的地方因摩擦而起毛。 「野上,請讓一下。 」 鑒定課的人拿著相機說道。 野上退到了一邊,閃光燈就亮了。 第二次閃光時,野上注意到繩子上有銀色的光一閃而過。 可是走近了卻什麼也看不到。 「喂,這個角度再閃一次。 」 借著這次閃光,野上清楚地看到了那個東西的位置。 「呵,是魚鱗埃」 再仔細看,麻繩的纖維里夾著不少魚鱗。 野上請鑒定課注意提取魚鱗。 或許是捆包運送什麼魚時用的繩子。 除此之外,沒有什麼重大發現,也沒有遺書,對此警察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但所有狀況又讓人覺得這是自殺,學校方面更是做出這種判斷。 刑偵人員將遺體安放在值班室,擦去了死者臉上留下的污泥,對死者行了禮。 本來應該留在地上的足跡,也被圍觀的人踩亂了。 鑒定課的人無法提取腳印,只能無奈地嘆息,被用來墊腳的椅子上留著幾個與池田的鞋底相同的足跡。 足跡的腳尖和後跟的方向,最初的和最後的轉了180度,完全相反。 似乎這也可以解釋,池田最初登上椅子,將繩子扣在柱子上的鐵鉤里,再背對柱子踢倒椅子的一連串動作。 「標準的自殺現常」 森川系長斷定道。 參加驗屍的長谷川醫師也沒有異論。 只有一個人——野上刑事部長積極地發表疑問:「系長,請慎重搜查后再作結論。 還有他殺的可能性嘛。 」 「那當然了,什麼可能性都有嘛。 」 森川不解地看著異常熱心的野上,野上卻無法回答。 解釋只會使自己的處境變得很糟。 弄得不好,不,即使是現在,也會成為被處分的對象。 啊!事情搞大、搞糟了,但野上又不希望將上吊作為自殺來處理。 此時此刻,他的腦子裡交錯著各種想法。 正如野上所擔心的,警察署確實將此案作為自殺來處理了。 解剖的結果,沒有發現使用藥物和有什麼外傷,衣服上也沒有在爭執過程中扯破的痕迹。 由此可以斷定,十之八九是自殺。 問題是自殺的動機。 這次的「自殺」沒有遺書。 而沒有遺書的自殺,自然會有他殺嫌疑,這是搜查的常識。 要斷定自殺就必須有分量相當於遺書的物證。 可是,怎麼調查也找不到有說服力的證據來。 「最近的池田先生似乎有什麼心事。 」池田生前的幾位同事對警方這樣說道。 「時常一個人發獃,還不斷地嘆氣,顯得很疲勞。 」 「大概是失戀了吧。 」 「不。 可能是為了債務什麼的傷腦筋吧。 」 「是啊,最近奇怪的電話很多。 他聽電話時,又怕被別人聽到,說話都很小聲。 似乎害怕什麼似的。 」 去宿舍的警探也收集到了類似的情報。 他住的房子以前是淺野藩的分家重臣的大宅。 現在將一部分改造成機關和住房。 由於房租便宜,學校的單身職工都願意住在這裡,再加上房東夫妻照顧周到,凡是調走的前任都會推薦給後輩,以至於來這裡租房的人從未間斷過。 「最近池田先生的樣子,確實不同一般。 」 房東夫婦異口同聲地說道。 「電話也多了。 以前,那位先生下課以後就會直接回來,有空就在家看書。 可是最近一向一到晚上就跑出去。 近來他的臉色越來越差,吃飯時也像沒有食慾似的。 」 對池田謙二的死,桐山警部最初採取了不主動的姿態,當這些情報相繼收集到后,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他命令縣警的警探們協力調查,這樣一來,原來的三次車站殺人事件只好放置一邊。 桐山坐鎮指揮搜查時,確實是與眾不同。 到目前為止,一直注視著學校、宿舍及交友關係的警探們,被命令去咖啡店、餐館、酒吧等地打聽有關情況。 說來也是「觀念的改變」吧。 舊式警探當的時間越久就越注重搜查現場,一般都從有關係的人以及看得見的東西里尋找線索。 而對那些完全無關的場所往往會忽略掉。 第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Amohot 推理小說,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死亡綠皮書》
第29頁
精確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使用Chorme瀏覽器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進行精確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