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魚在金融海嘯中

人海中 作品,第106頁 / 共119頁  

 大小:

朗讀: 

「米爾森先生,您給我看的是INSEAD商學院的入學申請書?」

他點頭,「不知蘇小姐是否聽說過INSEAD?」

開玩笑嗎?歐洲排名第一的INSEAD商學院,校址就在舉世聞名的法國楓丹白露,金融專業的夢想之車。她有一個學姐曾經為了能夠進入INSEAD而放棄了自己的六位數年薪,學成之後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成為麥肯錫亞太區的唯一女性合夥人,短短數年,脫胎換骨,這樣大名鼎鼎的商學院,她怎麼可能沒聽說過?

單是這樣還不夠讓她對這個詞如此震驚,事實上,她身邊還有一個曾在那裏生活過的男人,INSEAD是陳蘇雷的母校。他心情好的時候會聽法國香頌,偶爾在她耳邊提起楓丹白露的白樺林,還有那首模糊的法語歌,溫柔低緩,像一張看不到邊際的網,將她層層纏繞,再也不能掙紮。

不能再想下去了,蘇小魚在桌底下左手掐右手地阻止自己的神思渙散,這裏是仲銀集團的會議室,面前坐的是米爾森‧帕克,絕不是她應該恍惚出神的時候。

「我知道INSEAD商學院。」她開口,給予肯定答複。

米爾森微笑繼續,「蘇小姐,INSEAD與國內商學院有一些交流合作項目,我作為他們的特聘顧問參與本次面試。亞太區INSEAD今年有一個中國優秀學生全額獎學金招納的名額,有人向我推薦了你。我看了他給我的推薦材料,也查了一個你的筆試成績,兩者都給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有人向米爾森推薦自己?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了,蘇小魚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問他那個人究竟是誰,但一轉念就覺得在這個當口談這個問題很是不妥,嘴已經張開了,她最後只說了一聲「謝謝」。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個推薦並不太看好。恕我直言,你年紀尚輕,雖然在BLM工作過,後來又參與了一些比較複雜的收購與重組項目,但實際工作時間並不長,更沒有什麼管理層的經驗,與INSEAD學院的要求還有些距離。」

「我知道,一般商學院都傾向於培養一些有高層管理經驗的學員,這方面的經驗我的確很欠缺。」還在消化剛才的消息,蘇小魚聞言並沒有辯解,實話實說。

米爾森一直帶著笑的眼裏流露出一點兒贊賞的目光,再次開口:「名額只有一個,站在學院的角度,我也在數個候選人之間權衡了許久,直到昨天下午有幸與你面對面聊過之後,我才真正確定,之前的那些問題應該都不足以掩蓋你的優點。」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昨天……」那是她的慘痛回憶,蘇小魚至今耿耿於懷。

他眨眼,「就是昨天,你說『沒有關系的確很麻煩,但是真的想做成一件事的話,總有辦法』。還說『做生意嘛,目標一定要准,但中間的路怎麼走都在我們自己,一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關系也一樣,沒有關系就創造關系。』是不是?」

他慢慢地複述她的無心之語,居然一字不漏,說完還伸手輕輕拍了兩下,誇了句「很精彩」。

那句話不是她說的……蘇小魚心裏一窘,但米爾森繼續說了下去:「所謂經驗,都是需要時日積累的,但堅持與變通這兩者之間的微妙權衡卻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鑒於你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現,我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將這個名額留給你。」

他說完之後微笑地看著她,但她卻只是沉默,那份攤開的文件夾就在眼前,雪白紙上滿頁的黑色字符仿佛要飄散開來。蘇小魚心裏紛亂雜陳,INSEAD學院是國際一流的商學院,別人求也求不得的錦繡前程。其實是該覺得狂喜的,但這一切來得突然,她竟覺得惶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蘇小姐?」看她一徑沉默,米爾森又開口。

她回神,抬眼看著他,「米爾森先生,這些對我來說太突然了,我需要想一想。」

他微笑,「當然,蘇小姐,如果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清楚,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我的助理詹妮小姐,她會為你留言。」

知道這是委婉提醒她時間已到,蘇小魚點頭站起來,道謝之後才轉身往外走,手已經落在門把手上,又克制不住地轉過身來。

米爾森仍坐在原來的位子上,見她回頭,只挑了挑眉。

「米爾森先生……」她遲疑,「我能不能知道,是誰推薦了我?」

米爾森聽完但笑不語,但蘇小魚堅持地看著他,他最後終於開口:「不好意思蘇小姐,恕我不能透露他的名字,不過我想你心裏一定是有答案的,是不是?」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心裏一定是有答案的……

是,她知道是誰給過她推薦,至今還對湯仲文的出手相助心存感激,但現在情況已經脫離了她所能理解的範疇,難道湯仲文真的如此看好她?除了那封致國內商學院的推薦信之外,又在她所不知道的時候向米爾森作出了另一份推薦?

為什麼?

她自問她並不是什麼天降英才,讀書全靠刻苦,剛進大學的時候英語口語跟不上其他人,整天就發戴著耳機聽國際台,睡覺時的夢話都是嘰哩咕嚕的。後來進了BLM,身邊全是頂尖的人才,拿出來的履曆金光閃閃,唯獨她出身普通,沒有任何背景的員工憑什麼能夠留在公司?能憑的不過是咬牙苦練。

說句實在話,蘇小魚從未相信過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中,她這輩子唯一稱得上匪夷所思的幸運事就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遇到了陳蘇雷。即便如此,她也不認為那是一勞永逸,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清楚他是只談過程不談結果的男人,所以從未想過今後能夠依靠他過上另一個世界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誰不想,但她心裏明白,如果她可以,不用他的她也能得到,如果她不可以,用他的也不長久,所以這麼長時間以來,她從未放棄過讓自己更高一些、更強一些的努力,就算明知蘇雷快,她也一意孤行地想要考MBA。但現在發生的一切她無法理解,那是INSEAD商學院在中國區唯一的全額獎學金名字,不知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湯仲文竟然推薦她這樣普普通通的一個蘇小魚,為什麼!她又憑什麼?

或者不是他?但不是他,又會是誰?

她眼裏全是複雜,米爾森倒甚是耐心,也不催她,安靜地等。後來想起什麼,又補了一句:「INAEAD的亞洲校區就在新加坡,與國內往來很宿命,你不必太擔心。」

她仍是滿心混亂,只聽到「新加坡」三個字就慢慢地垂下頭來,對米爾森笑了一下,接著再次混亂,推門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