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主人公魏海峰是某省交通廳辦公室主任,他的同學趙通達擔任基建處處長,兩人級別相同,但權力的含金量不同。為了孩子上重點中學,魏海峰的妻子送了禮,還是沒有如願。魏海峰提升為交通廳付廳長之後,權勢發生變化,他成為高速公路招標對象丁總需要拿下的人。丁總父子第一步拿下了魏海峰的弟弟魏海洋,讓他辭職下海組建了一家咨詢公司,並簽訂了相關協議。趙通達的妻子去世後,和報社記者沈聰聰相識相愛,組成新的家庭。趙通達提升為交通廳紀監書記後,關注高速公路招標事件,建了一條路,倒了一批幹部已成了一種現象。由於魏海洋的牽線,魏海峰和丁總成了朋友,魏海峰有了自己的傾向性。為此,他和趙通達產生了矛盾……』
正文
第一部
峰會只要一結束,他就會被打回原形——雖然說起來,他是省交通廳的辦公室主任,算中層幹部,正處級,但那主任的權力含量極其有限,基本上屬於運動會上的安慰獎,到歲數了,大家都是主任,你也該是主任,如此而已。
再過兩個月,魏海烽就四十歲了。四十歲的男人,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你能給人家女孩子什麼——給人家「愛」嗎?別開玩笑了。
劉冬兒可以說「愛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愛就愛了」,因為她才二十一歲;但魏海烽不能也這麼說。有的話二十歲的時候說,是天真浪漫,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還說,那不是心智不全就是居心叵測了。魏海烽知道劉冬兒之所以對自己一見鐘情如火如荼,不過是特定時間特定場合的特定反應。如果劉冬兒是在自己經常買菜的自由市場遇到自己,還會正眼瞧他嗎?那時但凡他魏海烽有點旁的想法,肯定會被人家脆生生地罵作「神經病」。是呀,作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中年有婦之夫,魏海烽要真以為是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對方,那他就太沒有自知之明了。
當然,這不是說魏海烽認為自己毫無魅力,只是他覺得這種魅力對他而言沒什麼實質意義——最多不過是虛假繁榮罷了。一個像他這樣的已婚男人,十幾年如一日地在機關上班,月月就那麼幾個死錢,上有多病的母親,下有讀書的孩子,老婆陶愛華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結婚十幾年,最貴的衣服沒有超過一百元一件的——只要一想到這些,魏海烽就英雄氣短,再也提不起精神。愛與浪漫,跟他是無關的。就算是人家劉冬兒主動,那是她糊塗,但你魏海烽不能也跟著糊塗。年輕姑娘頭腦一熱,那叫沖動,那叫單純,情有可原,可你魏海烽人到中年,那頭腦能隨便熱嗎?你騙得了別人,你騙得了自己嗎?你好意思真就半推半就順水推舟趁人家姑娘涉世未深跟人家來一場轟轟烈烈糊裏糊塗的忘年之愛嗎?魏海烽做不出來。一個人可以真糊塗,但不能裝糊塗,魏海烽有這點自尊。
劉冬兒是在一個特殊的場合遇到魏海烽的。
青田國際會議一共五天,從第一天起,海烽就成了峰會的最大亮點。無論走到哪兒,都有人沖他點頭,和他換名片,而他則客客氣氣地對每個人,無論人家是向他請教問題,還只是借請教問題跟他套近乎。海烽心裏清楚,這中間必定包含了主辦方的努力——單憑他「魏海烽」這三個字是不會有如此效果的。那些人知道他魏海烽是誰?還不是人敬人高!
本來魏海烽是最厭惡逢場作戲吹吹打打的,但他不是一個不為別人考慮的人,他清楚主辦方的心思,既然請了你魏海烽,就要用足你的身份,要不,何必要請你呢?真要請專家,大學裏的教授不是有的是嗎?所以,當他開始聽到人家把他介紹為「官員中的學者,學者中的官員」時,他還有些不自然,但聽到後面,人家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曆數他曾寫過的報告,發過的論文,他也就慢慢地自然了。他覺得被人捧其實也沒有什麼難為情的,只要捧的人掌握分寸,實事求是。
魏海烽的專業和口才是沒得說的,他在講台上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他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視覺中心。劉冬兒坐在角落裏,雖然坐得規規矩矩小心翼翼,但她的眼睛已經不安分了。在她還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的眼睛裏,像魏海烽這樣的,就算得上是成功男人了。
但魏海烽心裏跟明鏡似的,峰會只要一結束,他就會被打回原形——雖然說起來,他是省交通廳的辦公室主任,算中層幹部,正處級,但那主任的權力含量極其有限,基本上屬於運動會上的安慰獎,到歲數了,大家都是主任,你也該是主任,如此而已。在他們廳,有的科室一個正主任,兩個副主任,一共仨人,全是頭兒,沒兵。魏海烽只要一想到這一層,他就興味索然。他現在既沒浪漫的心情,也沒浪漫的需求,自己還一腦門子官司呢,哪有心思接劉冬兒的小飛眼兒?
不過顧及著劉冬兒是個女孩子,所以,魏海烽不好明說,只能躲。他躲的方式很特別,不是把自己藏起來,而是把自己直接暴露到大庭廣眾之下,結果沒有想到,人家劉冬兒越是困難越向前,壓力面前,毫無懼色,反而是把魏海烽逼得面紅耳赤弄巧成拙裏外不是人。比如劉冬兒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後面一下子捂住魏海烽的眼睛,然後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按道理說,二十一歲的女孩年紀也不算小了,如果出席校園舞會,基本上已經屬於師奶一級。但放到社會上,二十一歲還是非常非常年輕,年輕得像剛出鍋的饅頭,雪白雪白的,冒著熱氣兒,讓人忍不住想伸手摸一下。其實,劉冬兒在同齡女孩子中不算太打眼,但是現在,她是穿梭於一群西服革履的中年人中間——她的皮膚薄薄的,透亮的;眼睛細細的,彎彎的;她愛笑,一笑,露出半口漂亮的牙,那牙整整齊齊幹幹淨淨,一看就知道帶過牙箍,是那種矯正過的整齊,像城市綠化帶。
劉冬兒活潑得像一只小松鼠,在一群中老年男人的目光中跳來跳去——往往一個場合只要有她,就充滿歡聲笑語,就連最拘謹的專家也變得幽默起來。她頭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尊貴——在校園裏,只有校花系花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她在這裏享受到了。在同齡人中,青春是不值錢的,尤其在學校裏,每年都有更年輕的一批入校,每年到新生注冊的時候,全校男生就會莫名其妙地興奮起來,他們自告奮勇去報名接站,往往面孔漂亮眉目新穎的女生面前會站一個排的義務兵,爭著幫她提行李,擁著她浩浩蕩蕩去宿舍。劉冬兒記得很清楚,她當年和一個漂亮得要死要活的女孩子一起出站,人家尊貴得跟個公主似的,被一群男生包圍著,自己只象征性地拎一個最小的手提包上了校車,而她則守著一床被子兩箱行李聽老師緊著對那批「公主護衛隊」喊:「你們男同學,過來幾個這邊……」
她並不是不好看,只是普通了一點點,但在年輕的男孩子眼中,那一點點就不是一點點,而是天壤之別。也不是沒有男生追她,但是那些追她的男生,她並不太上心。她既不說不,也不說是,她就那麼拿捏著,既不讓他們迅速撤退,也不讓他們輕易得手。她想——你們只不過是自己條件不好,不敢追自己喜歡的,想拿我將就。做夢吧!
劉冬兒對魏海烽確實有很多幻想,但這些幻想裏從來不包括嫁給他——她才二十一歲,嫁什麼人這個問題,還不是當前的首要問題。她面臨畢業,如果一切順利,畢業以後應該能投入老先生王友善門下,那樣她就是魏海烽正兒八經的同門師妹了。她已經感覺到,這事兒十有八九是板上釘釘了——老先生松了口,幾次有意無意地暗示她,只要外語過了線,就一定要她。外語過線還不容易嗎?現在研究生又要讀三年,劉冬兒根本懶得想三年以後的事兒,她現在最想的就是能和魏海烽在一起,只是簡簡單單地在一起,沒有承諾沒有未來,只要在一起就可以。她不是沒看出魏海烽躲她,但是她就喜歡他的躲——劉冬兒的思維模式和魏海烽的不一樣。劉冬兒想,他之所以躲,是因為他已經結婚,他自卑,他害怕承擔責任,如果我能讓他明白,我並不在乎他這一點呢?
她開始變本加厲,加大追求力度。
這天中午,劉冬兒忽然就瘋瘋癲癲披頭散發地跑進餐廳,她繞過好幾張桌子,沖著魏海烽直撲過來——她把纖纖玉指一伸伸到魏海烽的眼皮底下,對魏海烽說「我疼」,說得嬌滴滴的,還配合著一張嘟著的嘴和輕輕扭了幾扭的小腰。
這次魏海烽是躲不掉了——他替她拔了刺,當著所有人的面。
劉冬兒的頭發垂下來,不長不短,只要海烽稍一發力,那頭發就會在他臉上輕輕一掃,似有還無,和她身上的香水味道一樣。海烽當然明白,她為什麼要專找他拔刺,而且不止海烽明白,這個歲數的人了,誰看不明白?不過,大家都是厚道的人,不看就是了。
一張圓桌,刺拔完了,人全散了,就剩下他們倆。劉冬兒把手含在嘴裏,對魏海烽嫣然一笑,魏海烽再坐懷不亂,這個時候心也亂了那麼幾下子。劉冬兒看在眼裏,乘勝追擊,對魏海烽說:「下午自由活動,陪我遊泳去?」
海烽忙說:「不行不行,我得給老婆孩子買點東西帶回去。」他故意提老婆孩子,其實他本來是計劃下午去遊泳的。老夫老妻了,帶什麼帶?即便是帶了,陶愛華也會埋怨他亂花錢。
劉冬兒聽了,也還是一笑。她說:「看不出來,模範丈夫啊。我陪你去吧,一來我給你參謀參謀,二來我自己也要買,正好抓你當個力工。」
當然,魏海烽還是可以當場拒絕,但是他性格上不是那麼一個趕盡殺絕的人。他愣了愣,還沒等他找到詞,劉冬兒就爽快地跟他敲定:「那就這樣說好了。我一會兒去你房間找你。」說完,劉冬兒飄然而去。
一起上街,魏海烽覺得自己特傻——雖然劉冬兒並不要他買什麼,但是沒一會兒工夫,他手上就替她提了一件外套、一雙靴子,還有一身套裝。魏海烽汗如雨下,劉冬兒蓬勃旺盛的購物欲使他的身心遭到雙重打擊。雖然劉冬兒跟他毫無關系,他從來沒想到要和劉冬兒怎麼樣,但他還是有點難過——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失敗得不如一個二十一歲的女大學生。劉冬兒居然買了兩條同一樣式只是花色略有差別的披肩,她的理由是:「都買了吧,免得以後想起來後悔。」她這樣隨心所欲,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的勁兒,讓魏海烽覺得自己活得很委屈。他不是一個看重物質的人,但是他討厭自己現在的這種狀態,一個沒有錢又沒有權而且也看不出有什麼前途的男人,在家裏,連老婆都看不起,話裏話外的意思總是圍繞著自己嫁給他這麼一個窩囊廢,沒指望了,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代身上。陶愛華說的代就是魏陶,但陶愛華教育魏陶的方式比較特別,並不采取正面引導,而是習慣使用反面教材,她以為這樣做,能一石二鳥一箭雙雕,既達到教育兒子的目的,又起到鞭策丈夫的作用。比如魏陶小時候,練毛筆字,海烽湊趣,過去寫了四個字——「淡泊名利」,兒子問什麼意思,還沒等海烽解釋,陶愛華在一邊就已經「哼」了一聲,接著就聽見她淡淡地說:「像你爸這樣,見人家有名有利有房有車自己啥都沒有還不著急,這就叫淡泊名利。」
魏海烽忍一口氣,不接老婆的話茬,自顧自對兒子說:「淡泊名利是一種很高尚的品質。」
陶愛華冷笑,她故意大幅度起身,一面收毛衣針,一面順手甩過去一句更重的話:「對,就是常言說的『死豬不怕開水燙』。」魏海烽被噎得眼淚差點出來。陶愛華中專畢業,雖然沒有念過多少書,但「痛打落水狗」的能力並不比念過書的人差。有一陣,魏海烽簡直怕她開口,只要她一張嘴,那飛出來的話,就像劈手扇過來的耳光,左右開弓,劈裏啪啦,帶著速度和爆發力,直奔海烽面門而來。俗話說,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但陶愛華認為,罵人就要揭短,打人就要打臉,否則就失去了打和罵的意義。
魏海烽最開始也是奮起還擊的,但很快就徹底放棄了——「好男不跟女鬥」。在家庭戰鬥的不斷實踐中,魏海烽終於明白,女人之所以跟男人「鬥」,是因為她覺得她跟了你委屈,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那麼他就不要跟她「鬥」,唯有不鬥,才能勉強維持體面和自尊。「鬥」是沒有好結果的,窮急餓吵,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家庭經濟始終徘徊在溫飽的邊緣,那麼只能越鬥越窮,越窮越鬥,鬥來鬥去,男人的臉就徹底鬥沒了——你看哪個有能耐的男人天天窩在家裏和女人吵?女人巴結他們還來不及呢。
終於劉冬兒購物告一段落,招呼魏海烽一起進星巴克坐坐。魏海烽左右手都被購物袋占滿了,但他仍然用嘴堅持,一定要由他來請。劉冬兒斜斜地看了他一眼,算是應允了,仿佛讓魏海烽買單是對他的獎賞似的。海烽接過這一眼,忽然身上就冒出汗來,他覺得自己這個年紀,還像個雜役似的,跟在劉冬兒屁股後面,大包小包的進星巴克,確實太不著調了。
兩個人找地方坐下。劉冬兒很體恤地要了最便宜的紅茶,可以免費續杯的那種。海烽得了小姐的指令去排隊。前前後後,都是成雙成對的紅男綠女,鶯鶯燕燕卿卿我我,要奶茶,要卡布其諾,要藍山;輪到魏海烽了,他說兩杯紅茶。售貨員重複:「兩杯紅茶?」用的是疑問句,很顯然認為他要得太少了,他趕緊補充,再加一盒點心。售貨員讓他在花花綠綠的點心中挑一款,他拿不定主意,索性要了兩款——共計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