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張森表示還要商量下,盧秀貞看他們一次也定不下來「房子是大事,你們回去想清楚也對,還有一個就是得找暫住地,趕緊去租啊!幾萬人一塊租房子,房源肯定很緊張的,我在這裏表個態,媽和張晶到時就跟我回家擠一擠,你們都成家立業了,自己去想辦法解決」看向婆婆「媽,你盯著他們快商量,早一點走就早一點挑朝向、樓層都好的房子,還能多拿四千塊,你們幾個分下來租房子的費用也能攤掉些。」
回去的輪渡上,張淼跟盧秀貞講好,如果錢不夠就問她借,她欣然應允,並且私下建議她到時挑就挑個大房子,因為包裝的生意盧秀貞並沒有告訴婆家,這麼一筆錢來源不好解釋,就只說她哥哥張磊在那邊打工攢下的錢有些,不著急還。
四天後,盧秀貞又接到了婆婆的電話,這次是人家談判的人來了,她趕緊跟單位打了個招呼,中午午休的時候來到了浦東。
來了四個人,分別是居委會、建設公司和拆遷組的代表,家裏的情況人家非常清楚,談判焦點基本就集中在補的差價上。
張母長期沒有工作,張森兩口子廠裏也是處於停工狀態,張‧‧夫妻機關收入也不高,張淼這裏嚴文軍剛跑運輸還沒開始大賺,一家子說條件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建設公司意思是要單間可以,差價一平米2500元,家裏人都不同意,地方太偏僻,翻過來倒過去說了半天談崩了,來的幹部說回去開會研究,自然送客出門。
打聽了一圈,鄰居那裏更是什麼狀況都有。樓上有一對軸承廠退休的老兩口,子女也都在外地,家裏老太太前一年中風癱在床上,現在搬家說不是一次性搬進新房,還要折騰,老兩口簡直欲哭無淚,都是七十多歲的年紀,沒有什麼親戚,往哪裏找過渡的地方。
隔壁梁阿姨家裏兒子去年從香港掙錢回來給家裏剛裝修了地板和熱水器,家具也都是新打的,花了一萬二,人享受還沒到一年了,現在要作廢,梁阿姨提起來就要心絞痛,整天在家裏拿個小榔頭敲啊敲,看能不能把瓷磚、地板弄下來帶走。
對面平房那裏更是吵翻天,小二房裏住了五代人,有子女結婚房子就往上搭一層,已經四層了,今年本來想往地下挖一層住的,現在拆遷,這麼一大家子困難戶怎麼找房子。
一直折騰到五月中旬,盧秀貞最後一次來的時候,街道辦事處也來了人,居委會、動遷組還有建設公司四方最後商量的結果就是大家各退一步,張家這裏如果能夠拿出每平米二千的差價補償,那麼可以拆成三個單間,面積自己選,如果不接受那就沒辦法了,畢竟你們家條件絕對不是最差的。
事已至此只能這樣,陳金鳳、張森要了三樓朝南的一室戶,按面積需要拿出兩萬塊;張母和張‧‧、黃素萍兩口子生活,要了個跟目前住房差不多結構的,有南北朝向的兩間,這樣張晶出嫁前也可以跟張母住一屋,出嫁後他們有孩子了,母親那屋能住又能帶孩子,需要支付二萬八千六,這兩間房子是在一幢樓裏的。
張淼等於憑戶口要了套新房子,因為有盧秀貞的底氣在,她挺有魄力的選了隔壁樓棟一個小兩室一廳,要八萬塊錢,跟家裏說是問嫂子還有嚴文軍同事借的,協議簽好明天就得搬走,陳金鳳娘家大哥大嫂前兩年就分到新房搬走了,他們可以回娘家借住。張‧‧兩口子跑過很多地方總是沒合適的,盧秀貞只能幫忙想辦法,後來給金水根去了個電話把他的房子借給了小兩口。
等搬家的那天,熱鬧的很,秀貞父母和大哥也都來幫忙,梁桂蘭抬著定勝糕和饅頭,盧俊方監督捆家具,盧秀鴻自然是扛重物去了,隔壁梁阿姨家裏,有人正拿著鋸子在鋸家具,沒辦法,都是按尺寸定做的,租的地方放不開只能拆開來,梁阿姨在門口擦眼淚,一邊哭一邊說「怎麼辦啦!支援國家建設呀!哎唷我心痛死了。」
盧秀貞就好奇地問婆婆樓上老兩口後來怎麼解決的「樓上老季啊!他們不是軸承廠退休的嘛!拆遷組後來去他們廠裏聯系,廠子很好的,曉得這個情況就去找房子,自己單位沒有,最後廠長出面跟上鋼一廠調換了一套喏!在瞿溪路,老季兩口子福氣好,直接住新房了。」
原來是軸承廠為了老兩口方便,直接把調換的上鋼一廠新房分給了老季,廠裏現在欠人家一套房子,老季老兩口搬家的那天拉著拆遷組和廠長的手潸然淚下,直說感謝組織,感謝領導!
「這有啥啦!對面小二房那家知道伐!」樓上王媽媽聽到也過來八卦「人家單位曉得職工租不到房子,把自己單位招待所頂層空出來安置職工喏!」
「曉得的,他們說也是建設公司和拆遷組的人去找單位聯系的。」旁邊的鄰居都挺了解內情。
「他們單位是冶煉廠呀!那個党委書記那天來說的,噢!我們的職工也是承擔了市政建設的壓力的,為他們解決困難,我們也感覺松了一口氣!」
盧秀貞在旁邊聽到這樣的事,心裏真是百轉千回,後世為了拆遷人命鬧出來都不新鮮,真是很難想象現在四十天內就能一下拆走幾萬人,別說現在的群眾覺悟高,覺悟再高,你也得解決人家實際困難才行啊!在改革的前行中,市民和建設、市民和政策、市民和國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許將成為我們今後重要的研究課題。
在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漩渦中,不知所措地老百姓用寬容、諒解、淚水和隱忍在這片土地上成功地構築起了一個詞——上海夢!
81平淡從容
「還早呢!再睡會兒,早飯好了叫你」盧秀貞把張磊重新摁回到床上,小心地關上房間門,自己輕手輕腳來到廚房。
正削著根山藥,打算放幾顆紅棗在淘好的米裏,婆婆就進來了。
「秀貞,張磊昨晚幾點回來的?」
「十二點多吧!」
「又是這麼晚,你勸勸他保重身體,也要卯五十的人了。」
「知道,媽,別太擔心,他們公司最近正聯系給稅務做套系統,時間緊,等忙完這陣就輕松了。」
摁下開始鍵盧秀貞就換了衣服下樓,去菜場買了幾根油條,想想又給張櫨包了個糍飯團,等回家時張磊已經坐在餐桌前看報紙了。
「怎麼起來了,昨天弄的這麼晚,不累啊!」
「年紀大了,醒了就睡不著了」過來接過老婆手上的東西,一眼看到糍飯團就笑「囡囡還是這麼不喜歡吃泡飯啊!」
「現在小孩都嫌泡飯不好吃」張母端著碟子擺好坐下「張楠和張桐不也是天天外面買麼!」
「今天有什麼新聞?」盧秀貞拿起油條蘸了下醬油看向張磊手邊的報紙。
張磊笑笑「IE時代全面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