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起電話後,他一連說了好幾個「好!」,而後掛斷了電話,一臉欣喜的對我道,「我們現在去趟警局,那邊有了新的發現。」
驅車趕往警局之後,與我們接洽的還是上次那位警察,他給了我們一疊資料,說是在案發那件小屋的窗台外壁上,提取到了幾枚不屬於我的指紋。在他們警局的指紋庫裏暫時還沒能找到可以匹配的。
秋彥邊看著,邊沉沉的點了點頭,「很可能是她踩上窗台後,看到下面是深不見底的汪洋,出於人的本能,慌了那麼一瞬,然後下意識的用手扶了一下。」
那位警察一邊肯定的應著,一邊指著一張照片讓我們看,「這照片是當時被我們叫回來警局錄口供的一個目擊者提供的。他說那天發生那件事的時候,海灘上的人幾乎都圍了上去,就連他一個帶了個兩歲的小孩都忍不住的跑上去看了看熱鬧,還用手機拍了照。然後看熱鬧的人碰到傷到孩子,就握著相機,反手把孩子架起來騎在了肩膀上,然後無意間碰到了拍照按鈕,才有了這張照片。當時原本也只是想從他手機裏找出幾張案發時的照片來看的,我們的一位同事覺得一張張選太麻煩,就把那個時段的照片全部拷貝了下來。第一次審查的時候案件很快就結束了,也就沒有人去注意。直到這次徹底又查了一遍,才翻出的這張照片。」
聽他那麼說著,我看得越發認真了。
可是再怎麼看,也不過是一張普普通通的沙灘上都會有的照片啊。一個穿著泳衣的女人,模模糊糊的,還是個背影,到底有什麼玄妙的?
那警察又將資料翻了一頁,這次的照片被放大了很多倍,「你們看,這女人身上的泳衣還是濕的吧?」
我點了點頭,旋即又疑惑的搖了搖頭,「去海邊穿成這個樣子,不就是為了下海遊個泳麼?有什麼奇怪?」
「不不不!根據很多目擊者證明,當天那個時候,忽然刮起了一陣風來,氣溫一下子就降了。幾乎所有之前泡在海裏的人都出來了。所以在你大喊大叫還……那個跑進去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多的人看到。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岸邊上穿上了衣服休憩著,准備走了。可是這個人的泳衣那麼濕噠噠的,像是剛從海裏撈上來的一樣。」
秋彥目光沉沉的接過了話,「而且最重要的是,發生了那樣一件事,所有的人都忙著跑去看熱鬧了,唯獨這個人卻旁若無聞的往著相反的方向走。」
警察肯定的點了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就此推斷,當初那個女人在敲暈你之後,效率極高的處理了一下案發現場,然後脫下了外衣,就著事先就穿在裏面的泳衣跳進了海裏,再從海裏遊向了岸邊。」
不得不承認,那女人心思縝密得真心讓人膽寒。
可有兩點我想不通,於是開口問道,「那她既然就跳下去了,為什麼不遊到別處的海岸再出來呢?非要就在旁邊,那樣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啊?」
警察道,「我們看了一下地形,除了一旁有遊人的海岸之外,別處都太遠了。她肯定是考慮到了體力問題,而且還得爭取在警察到來搜捕海面之前離開,也就是時間問題。她當時這麼設計,也是想著海灘邊這樣一身裝束是最正常最不惹人注意的了。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人們都忙著去看熱鬧了,誰還會留心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一幕?」
「那……孩子呢?我明明聽到了我孩子的哭聲的!而且她還被裝在一個籃子裏。後來秋先生給我看過一張相片的,證明我孩子在之後還活著的!你看你這張照片裏的女人,她兩手空空啊,那就奇怪了,如果她真是以這種方法從這裏出去的,那我的孩子她要如何活著帶出去呢?」
24.無邊絲雨細如愁
警察略微思慮了一會兒,沉聲到,「所以我們很懷疑,她在把孩子擺在那裏拍好了幾張想要的照片之後,在你來之前,就已經把孩子轉移了。而鑒於時間並不長,我們估計她很可能是用什麼辦法讓孩子安睡了之後,放進了這附近的某一輛車裏。也只有車子比合理,因為她之後要遠離案發現場的話,不可能一直那麼穿著泳衣的,肯定需要開車。現在我們正按著這個思路,在逐一排查案發當日停在那附近的交通工具了。但由於距離案發日有一定的時間了,所以排查起來可能還得花上一段時間。」
我聽了,呆呆的點了點頭。
她是怎麼弄暈我的孩子的?也是用了把小霞家那孩子弄暈的方法,喂藥麼?
想到這兒,我的心裏一抖。求助似的看了一眼秋彥,他朝我點了點頭。
「那個,欒警官,我有個線索,想跟你匯報一下。」
**
跟著秋彥一起從警局出來的時候,我腦袋裏一陣渾渾噩噩。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是錯了。尤其是聽到警察說的那句,「如果證實他們確實觸犯了法律,那我們也只能依法處理了。」我就愈發心亂如麻。
剛打開車門准備上車,秋彥就擺住了車門,「你坐副駕吧,我來開。」
我小聲說了句,「對不起。」
他微微一怔,「有什麼好對不起的?」
我沉沉的吐了口氣,「你那麼忙還來幫我,我卻舉棋不定的讓你操心了。」
「呵!你別想太多了。我幫你,也就是在幫我自己。上車吧。」
秋彥把車開到了學校後,就讓保鏢來開車。我一路都是默默無言,一直到送了小鬼回到家,還是一副抽離的模樣。
秋彥沒跟我們一起回家,而是去了別處。我也不知道是公司還是哪裏。總之他每天都很忙,24小時恨不能當做72小時那麼過。
有時候還真羨慕他。人如果那麼忙,就不會有時間還沉浸在悲傷裏無法自拔了吧!
像我這樣,成天滿腦子想的都是孩子孩子孩子,偏偏能做的那麼少,事件也是越理越亂。感覺每一天都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