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少婦的欲情燃燒

王大進 作品,第9頁 / 共64頁  

 大小:

朗讀: 

名氣是慢慢積累的。你可以一炮而紅,你也可以是循序漸進,慢慢積累。就算是一炮而紅,後面也還是要靠積累。趙英傑是屬於漸進式的。這些年來,他在歌唱藝術上是認真的,孜孜以求。他心態好。他熱愛歌唱,肯用功。

喬院長喜歡這樣的人。他相信,趙英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藝術的不斷探索,他會越來越有實力,越來越有競爭性,越來越醇厚,越來越紅‧…對舞蹈演員來說,也許是年齡要占優勢,越年輕越好,「成名要早」。但是,對歌唱演員來說,大器晚成往往更重要。

趙英傑可以有所成就。

可以有大成就。

相對而言,趙英傑對自己並沒有做太高的期許。他只知道藝術是不能驕傲和自滿的。藝術的道路是崎嶇的,是羊腸小道。你只有慢慢地毫不松勁地攀登,才可能一步步地前進。稍有松懈,就會下滑。更重要的是,他對成名,或者說是成功,並不迫切。他現在的身份當然是個歌唱演員,但他同時還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那麼,做好一個丈夫,做好一個父親,其重要性,並不比做一個成功的歌唱家要差。

這就是現實。

第二章


日子像流水一樣。

人就是漂在流水上的樹葉。

流水可以是平靜的,也可以是激越的。激越的,可以把你托在浪尖上,也可以把你跌到漩渦裏。但是,做為一片樹葉,誰能知道你會遇到什麼樣的水流呢?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趙英傑當然也不能預知未來。

誰也不能預知。

新歌劇的事已經是風生水起了。各種傳言很多,不脛而走,很多人在心裏打起了小鼓,惴惴不安。誰都很清楚,這是一個機會。誰上,誰不上,是一把尺子。上了,當然就是承認你的位置;要是沒上,當然就是不承認你的位置。對普通的角色而言,上了未必就有很多好處,而不上也未必就有很多壞處,但問題是臉面沒處擱。而對不普通的角色而言,上了,也還要看是第幾號。角色不一樣,位置就不一樣。同樣,這也是臉面問題。

所以說,文藝單位不簡單。

最先定下的男一號就是趙英傑,明確公布了。女主角一號二號三號,都遲遲不能公布。院領導們一個個都諱莫如深。而女演員一個個則更加緊張,表面上大家嘻嘻哈哈,心裏卻繃得特別地緊,盤算得也格外地細。

喬院長把本子發給了大家,讓大家先熟悉,自己練。

自然,這是一句空話。除了交響樂團,可以先排起來,其他根本沒法進行。

院裏議論紛紛。

趙英傑雖然是最早被公布的,但卻像被大家排除在外了。

心裏既是安定的,同時卻又是空洞的。

趙英傑沒有想到他後來再和茅海燕相遇。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這個樣子,偶爾遇到一次,以後就再沒有機緣坐到一起了。按照佛家的說法,相遇也是一種「緣」。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茫茫人海中,真正有「緣」的人,還是非常的少。

從心理上說,趙英傑也沒覺得他們再相遇有什麼合理性和必然要。再說,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資產的女老總(是股份制的國企,據說還享受著副廳級的待遇),她留給他的印象並不怎麼好。他承認她能幹、精練,同時也武斷、自信,是個不簡單的女人。作為一個男人,要幹出一番事業尚且不易,何況她一個女人?而且,她居然還幹得那樣大,足見她非同尋常了。但是,他從骨子裏不太喜歡女強人。

那個晚上,他記得一行人(還有鴻運集團的一個副總以及三個客人)分坐了四輛車,一起轟轟烈烈地來到了上海路上一家豪華KTV,要了一個很大的包廂,然後就決定開唱。趙英傑有些矜持,但茅海燕卻非要他先唱。趙英傑不肯,結果方言就上去了,說來個拋磚引玉,唱了一首《地久天長》。唱畢,茅海燕還是要趙英傑唱。趙英傑實在推不過,他就清唱了一段美聲,歌劇《托斯卡》裏的一段,立刻獲得了大家禮節性的掌聲。

「英傑是唱美聲的,這裏的歌曲不適合他。」方言說,「我們唱我們的。」眾人知道沒法和他相比,也就自己挑選曲子,一首接一首,大家輪流著,很踴躍地唱著。

茅海燕自然是唱得最多,她有著很強的表現欲。她聲音尖亮,但卻嚴重跑調。而且,她居然還唱得「聲情並茂」。趙英傑只是微笑著,看著她唱,感覺也很有意思。她每唱完一曲,必定要擠到他身邊來,好像帶著歉意似的說:「真要命,好多年不唱了,唱得真不好。」趙英傑就禮貌地安慰說:「不錯不錯,唱得挺不錯的。你的聲音條件還是很好的。」她聽了,就像少女一樣地興奮,轉眼就又去點新的曲目。

王瑤和林青青差不多一直坐著,靜靜地喝茶,吃著瓜子什麼的。方言讓王瑤去唱,她卻堅決不肯,說自己五音不全。她那樣堅辭,方言也就不再勉強。趙英傑請王瑤和林青青各跳了一支舞。他是一個內心裏比較講風度的男人。方言當然更是請過了。因為,她們是他的客人。讓趙英傑想不到的是,林青青後來會上去唱了一支歌,一支老舊的雲南民歌,唱得真的是特別的好。

完全出人意料之外。

「你唱得真好。」趙英傑對她說。

林青青羞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