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篇

 鏡・龍戰

滄月 作品,第4頁 / 共132頁  

 大小:

朗讀: 

金色的眼睛……也是來自極北處幽國的人麼?劍身上那道銀白色的痕跡,是……?

「眼睛。」身後傳來是孩子毫無溫度的聲音。

懷仞不能再想,薄唇一抿,手腕發力、一劍便刺破了空氣——他的目標不是刺客的心髒或者咽喉,卻是直取對方的雙目!

神說,要這個幽國刺客的眼睛。

顯然沒有料到從三千鐵甲中破圍沖出、這個離天宮最深處卻還有這樣的劍士,黑衣少年微微一驚,但身手畢竟矯健,在力戰之後還來得及迅速反應,身子陡然如同折斷般後仰、避開了那一劍,同時手中長劍直指懷仞的心口。

懷仞竟然不閃不避,第二劍依然刺向對方的雙眼,速度快過閃電。

刺客喘息著,略微有些吃驚,然而迅速作出了判斷——哪怕拼著毀了一雙眼睛,他也要擊敗面前這最後一道障礙,去到創世神面前!

三百年了,天下蒼生如入火窟,有多少話想對神祈禱,有多少不平想讓神聽見啊!自從背負幽國所有人的希望,孤注一擲地闖入離天宮開始,他早將生死置之度外。

懷仞看到黑衣少年這般不顧一切的劍法,冷定的臉上陡然掠過一絲歎息。仿佛對於少年的劍法洞若觀火,他根本躲也不躲,只是微微偏開了一下身子,手中薄而鋒利的劍輕輕一轉,剜向那雙冷光四射的金色眸子。

只是一個刹那,懷仞的劍刺破了刺客的眼瞼,而同時刺客的劍也刺破他的鐵甲,切入他的心口。然而正如懷仞計算的那樣,那一劍在後仰中刺來,在刺破鐵甲的刹那劍勢已盡。

看著疾刺而來的劍,黑衣刺客臉色蒼白——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是你?是你?!」金色眼睛的少年看著剜向他眼睛的那把長劍,看著劍身上一模一樣的銀色閃電狀痕跡,目眥欲裂,「懷仞!是你!」

然而懷仞金色的眸子冷如閃電,手絲毫不緩,薄薄的劍尖刺入刺客的眼角,挑出。血從眼裏流出,劃過少年英挺的臉。

「是你!」刺客直直看著離天宮最深處守護創世神的冰國劍士,忽然大笑起來,身子猛然直起,竟是將自己的眼睛往懷仞劍尖上送去,「拿去!」

將頭顱撞向長劍的刹那,刺客手裏的劍也同時刺出,不顧一切。

顯然也沒料到對方這樣瘋狂的舉動,懷仞刹那間竟然下意識地撤劍後退。一流的高手交鋒,氣勢稍餒便是敗局。刺客的劍轉瞬便從剛才鐵甲破口處透入,直刺入他心口。他來不及退,感覺心髒陡然一冷。就在那刹那,懷仞手裏的劍尖已經挑出了那顆金色的眼睛。

已然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然而,在血從心口和眼眶流出的刹那,仿佛有一種無形力量逼迫,湧出的血珠居然轉瞬倒流回了傷口內!

性命相拼的兩人同時都想催加手上的力量,然而發現力量忽然間被奇跡般地從身體裏抽空了。身體完全無法動彈,就仿佛連著這個雪白的空間一起、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凝定了。

眼角的餘光裏,懷仞看到了那只蒼白纖細的小手正緩緩抬起,指住了他們。

「神。」不明白創世神的想法,懷仞在心底詫異地輕問了一聲。

女童笑了起來,那個表情在孩子臉上顯得有些奇怪,她忽然從玉座上消失,在下一個瞬間就出現在兩個執劍的人之間,漂浮在半空,低下頭,用漆黑的眼睛看著黑衣刺客——那樣全黑的眸子,讓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黑衣少年額上陡然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眼睛。」創世神嘴裏忽然吐出了第三次低語,輕輕垂下手,用纖細的小手撫摸著刺客已經被刺瞎的眼睛。黑衣少年下意識地閉了閉眼睛,感覺冰冷的手觸摸在他的眼瞼上,尖利的指甲劃著他被劍剛割出的傷口。

城市假期 Amocity
城市假期 Amocity

  

「神!」雖然無法開口,懷仞在看到神之右手覆蓋上刺客眸子的刹那,在心底驚呼。

「眼睛。」孩子的面容上陡然有不相稱的蕭瑟表情,創世神的手輕輕撫摩著那顆金色的眸子,將它放回破裂的眼眶——在那只纖細的右手撫過的地方,刹那間肌膚複原,血流停止,那滴著血的金色眼珠,重新閃爍在少年蒼白的臉上。

懷仞忽然間不出聲地舒了口氣——他居然忘了……神之右手是沒有殺戮的力量的,最多只能守護和創造。

「眼睛。」輕輕歎了口氣,創世神瞬間回到了懷仞臂彎中,勾著他的脖子蜷在他胸前,回手按在心口上。被刺破的心髒陡然完好無損。

「感謝神。」懷仞按例低聲回答——他是這個雲荒上離神最近的人。離天宮裏,他從未想過自己的生命會有什麼危險。所以剛才對付這個刺客的時候,不知道是托大還是故意手下容情,他只是以純粹的劍術來對付這個闖入的黑衣少年,而沒有動用任何一種術法。

金色的瞳子裏映出女童空無的表情。然而那純黑的眼睛沒有一絲表情。

「創世神?……你、你是創世神?」被血汙的視線重新清晰起來的時候,黑衣刺客看到了面前的孩童,震驚地脫口,「你就是創世神?」

「對神請使用『您』的敬稱。」女童沒有回答,那個高大的劍士淡淡開口,一只手抱著孩子,另一只手卻始終握著那把銀色的劍,劍尖上刺客的血尚在緩緩滴落,流過劍脊上那道白色的閃電痕跡。

那道痕跡宛如真正的閃電一樣,刺入幽國黑衣少年的眼裏,他只覺有烈火在心底燃燒起來,熱血如沸——和所有遺民一樣,他對那個故事耳熟能詳。